•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刺繡國手繡成《耶穌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8-17



    圖為南博“鎮院之寶”甄選第35號藏品:沈壽《耶穌像》

      1986年4月27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在南京隆重舉行了張謇后裔張緒武獻歸沈壽珍貴繡品的儀式。從此,以《耶穌像》為代表的民國年間著名的刺繡國手沈壽的一組仿真繡作品由南京博物院永久收藏。如今,沈壽的《耶穌像》和其它的刺繡精品長期在南京博物院藝術館織繡廳中對外展出。
      沈壽1874年生于吳縣,清時曾任農工商部繡工科總教習,并赴日本考察刺繡和刺繡學校。沈壽對日本藝人將東方刺繡針法與西方的素描、油畫等技法效果結合起來的新嘗試特別感興趣,歸國后進一步琢磨、研究,在豐富自己繡藝的基礎上,獨創了“仿真繡”,一舉改變了中國傳統的刺繡作品有形有色、卻少光少影的繡法,使中國的刺繡技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民國三年(1914),沈壽應張謇之邀,赴南通辦女工傳習所,并任所長。此時適逢即將在美國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向中國征集展品,沈壽決定利用“仿真繡”的手法,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刺繡。為了讓世界公眾更加容易接受中國的精湛技藝,她選中了一張意大利明信片上印的耶穌畫像為原本,開始了再度的創作。這幅原作為文藝復興晚期意大利畫家琪特的油畫,取材于《圣經》耶穌遇難再生的故事。沈壽創造性地運用了虛實針、旋針等新針法,并根據人物肌膚絲理的需要和油畫明暗層次的變化,精心選用自己染就的100余種不同色澤的絲線,將這幅《耶穌像》繡織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更為巧妙的是,沈壽還將這件繡品中所用的100多種不同色彩的絲線各取一根,在繡像的上方繡成一個十字架,供觀眾審辨,以此證明這幅繡像的所有部位無一處是繡后染色的?!兑d像》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世界博覽會上被評為這屆博覽會的一等大獎,使得這屆世博會成為對中國影響非常大的一屆世博會。
    (信息來源:揚子晚報 王明發、陳金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