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草原一號古墓發掘取得進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8-08]
經過三個多星期的作業,在新疆新源縣那拉提草原進行的古墓發掘活動有了新進展,考古專家們終于找到了一號墓葬的墓口,揭示墓穴內部面貌指日可待。
?。等?,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隊的工作人員們將墓葬東南角的封土全部去掉,又在扇形平面上打了一條2米寬的探溝直通墓葬中心,尋找原始地平面層。
當日19時,考古隊員在靠近墓葬中心的位置觸到了一處朽木,經驗豐富的專家們感到這很可能是木槨殘留,立即決定暫停向下的發掘工作,改用小鏟清理朽木附近區域。
記者在清理后的考古現場看到,黑色的木頭嵌在土層中,只露出直徑10厘米左右的圓木截面。旁邊有部分木屑脫落,脫落的木屑微微散發出霉味。
現場考古專家肖淮雁告訴記者,根據封土中的木頭能夠初步斷定墓口的位置。墓室應該位于地面以下,墓口上方鋪有圓木,且略高于地平面。根據外部封土的塌陷坑可以猜測,木槨很可能已經坍塌,墓室面積應該不小。
正在緊鑼密鼓發掘中的新疆鞏乃斯河那拉提草原一號墓葬位于古墓葬十分集中的伊犁河谷新源縣境內,這里有2500多座古墓。這些墓葬大多分布在伊犁河谷的草原上,呈圓墩狀,俗稱土墩墓,相傳是烏孫時代遺留下來的。正在發掘的一號墓葬高7米,底部直徑60米,堆土量近2萬立方,屬大型土墩墓。
考古隊員們自7月中旬開始對一號墓葬進行發掘。他們先將巨大的土墩墓挖出1/4剖面來,然后根據剖面構造,在武警官兵的幫助下將其余3/4封土逐漸移除。目前墓葬東南角的解剖已全部完成,預留的用于控制地層的隔梁也全部被拆除,原本小山包似的土墩墓只剩下了中間的一小堆土。
考古隊隊長巫新華說,研究人員試圖通過對數座大型墓葬的主動性發掘,揭示早期草原文明的真實面貌。
(信息來源:新華社新疆新源 記者李驥志、李曉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