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溫州藝博會落幕參觀人數超3萬人次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5-09]
2007首屆溫州藝術博覽會本月4日落下帷幕。在為期5天的展會中,參觀者超過3萬人次,場內成交額達800萬元,其中書畫類作品成交額700萬元。
據組委會透露,來自廣東的畫家王秀章,是本屆藝博會收獲最大的展商之一。王秀章參展之時一口氣吃下10個展位,他表示自己專門用半年的時間為溫州市場進行創作,參展的一批立體裝飾仕女圖,在色彩和風格上都進行過調整,以期符合溫州消費者的欣賞口味。此次藝博會,他的展位總成交額達40多萬元,一幅成交額10萬元的油畫,同樣成為成交金額之最。
但并不是所有展商都有進賬,展商、尤其是機構參展者同樣沒有把實際成交額當作衡量價值的標準,他們表示參展本身的意義遠遠高于現實收益,溫州觀眾所表現的興趣就是某種意義上的收獲。
“來溫的日本藝術家在溫州青年人的熱情中看到了藝術激情,也從溫州的食品和江心嶼風光中找到了靈感。雖然沒有成交一幅作品,但溫州之行還是讓我們感到快樂?!鄙虾>藿乘囆g館此番力邀日本藝術家到現場助陣,但場內成交量卻沒有實現零的突破,館長董偉武說,這一遺憾顯示出溫州藝術市場還在發展前期,藝術消費的理念需要引導。
400余位藝術家、3000余件作品、8000平方米展示面積、外地參展者席位超過九成……招展時全國畫家、畫廊和藝術經濟機構紛紛搶灘溫州的火爆之勢,在落幕之際再次被組委會提及。組委會總策劃王學清坦稱藝博會暴露出藝術氛圍不濃厚,消費者呈現兩極分化等等問題,但機構參展者的進入將對市場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熟悉藝術市場的展商,將直接引領市場?!彼嘎断聦盟嚥恼姓鼓繕艘灿锌赡苓M一步鎖定為畫廊、院校等藝術機構。
而在業內人士眼中,藝博會的這種碰撞正展示了一個真正可能的市場。
浙江美術評論家、《美術報》編輯謝海告訴記者,市民的關注度成為到場所有人的意外,其中有不少企業家是抱著考量藝術市場含金量的心態而來,更有甚者,組成相應的市場調查團隊洽談建設會所、代理等事宜。他推測,這種關注度可能源自對藝術投資領域的熱情,“溫州人很可能正在這一領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