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源自唐宮廷今作故里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3-02-21
      來自京都的飯田芳行,一生致力于日本民族文化。他擔任負責人的和服文化協會,將搬來一臺“日本歷代和服展演”參加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其實浸透著日本文化的和服,最早起源于中國唐代的宮廷服裝,所以,此次舉辦和服展演,其實是把和服請回中國作“故里行”。

      飯田芳行介紹說,大約在1300多年前的奈良時代,派到中國學習文化的遣唐使陸續回國。他們不但帶回了從中國學到的文化知識,而且還帶回了中國的文化禮儀、生活習俗。后來,中國高僧鑒真也東渡傳授文化。受他們的影響,奈良宮廷和貴族們的起居服飾,無不體現了唐文化的特點。他指出,和服最早就是從當時開始形成的,奈良時代的和服是文武百官和宮廷女子在重要場合穿的,名為“朝服”,與唐朝的宮廷服裝幾乎沒有什么差異。后來,朝廷從奈良遷都至京都,開始了平安時代,這種朝服逐漸轉變為宮廷女子外出時穿的服裝,才逐漸發生了變化。這時的和服叫“壺形裝束”,穿者需戴垂紗遮臉的斗笠,以防百姓看出身份。平安時代還產生了一種最貴族化的女子和服,叫做“十二單衣”,其中的裙褲,未婚女子穿豇豆紅,已婚女子穿朱紅色,穿的程式也非常嚴格。至今,這種和服還在日本皇族婚禮中被使用。

      和服顯然也反映了日本歷代文化演變過程,在江戶時代、鐮倉時代、室町時代等,人們根據生活的需要與審美的變化,設計的和服款式總會有不同的差異。如男子的和服則因日本諸侯割據、戰事不斷的年代而出現,出現了名為“直垂”的武士裝。

      參加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這次展演,是日本和服最大規模的一次海外展示。演員不僅要展示各代不同和服之美,還要表演穿衣的禮儀和過程。從展示的服裝里,可以看出中日文化交流的鮮明印記。如“十二單衣”,實際上秉承了中國唐代宮廷服飾的特點;“花魁道中”等和服,從名稱看,也明顯帶有唐文化的影響痕跡。為了讓上海觀眾產生興趣,此次展演把服裝從原先的300多套增加到了500多套。其中一套皇妃穿過的“十二單衣”尤為珍貴,價值高達2億3千萬日元;同時,還專門安排了各個時代的日本音樂與舞蹈,伴隨服裝展示一起表演。
    摘自:新明晚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