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斥巨資修防洪大壩保護鬼城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4-26]
被譽為中國“神曲之鄉”的重慶市豐都縣名山歷史悠久,東漢和帝永元二年置縣,有著濃厚的“鬼城文化”。隨著三峽工程蓄水,作為典型的移民大縣豐都,計劃斥資2.2億元在“鬼國京都”——名山修建防護大壩,目前工程進展順利。
據悉,該防護大壩2970米長,177米高,100-150米寬,橫跨兩山,建于名山山腳。三峽工程蓄水開始后,防護大壩便可穩固名山“根基”,保證名山風景區內各種古老的與鬼有關的建筑物的安全,同時也可以保護豐都縣內近300處文物保護點。
“鬼城”豐都古為“巴子別都”。東漢和帝永元二年置縣,素以“鬼國京都”、“陰曹地府”聞名于世,是傳說中人類亡靈的歸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間文化于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被譽為中國“神曲之鄉”,人類“靈魂之都”。(記者黃皓)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