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三峽文物搶救發掘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4-16
    三峽文化是長江文明的華彩樂章。隨著三峽工程的建設,1997年我國開始了三峽庫區文物的大規模搶救性發掘和保護工作,進展順利。
      三峽工程重慶庫區有云陽張飛廟、涪陵白鶴梁、忠縣石寶寨等地面文物246處,涪陵小田溪、云陽故陵、巫山大溪等地下文物506處,可以說三峽文物保護的重點、難點在重慶。自三峽庫區文物搶救工作全面啟動以來,6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古研究、古建維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赴渝進行搶救性發掘,已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陶器、巴文化青銅器、漢代神鳥、南宋金腰帶等一大批珍貴文物。
      截止2001年底,重慶庫區共完成40余萬平方米的地下文物考古發掘,完成全部規劃發掘任務的文物點共44個;完成地面文物留取資料項目62項,原地保護工程35項,實施搬遷保護1項,有85項搬遷保護項目完成了初步設計工作;初步建立了重慶庫區史前文化發展序列;正式啟動了中國三峽博物館的建設。
      2001年,三峽工程重慶庫區有十項重要考古發現:巫山大溪遺址--新石器時代墓葬和哨棚嘴文化早期遺存的發現;豐都玉溪坪遺址--哨棚嘴文化早期階段和唐代佛像的發現;忠縣哨棚嘴遺址--哨棚嘴文化早期遺存和西周陶窯的發現;開縣余家壩遺址--戰國巴文化墓葬群的發現;云陽舊縣坪遺址--戰國至西漢簡牘的發現;云陽馬糞沱墓群--漢代畫像釉陶鍾的發現;豐都槽房溝墓群--漢代佛像的發現;忠縣烏楊遺址--漢代石闕的發現;萬州老棺丘墓群--漢魏中國象棋子的發現;云陽明月壩遺址--唐代城市考古的發現。
      《三峽文物展》已先后在重慶、香港、廣州成功展出。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