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單霽翔:延續中華文明 保護文化遺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3-17
    “兩會”期間,博物館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遺產保護,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
      盡快制定《博物館條例》
      促進博物館事業健康發展
      記者:您的提案中,有幾個是圍繞博物館建設的,為什么集中在這個話題上?
      單霽翔:有幾個,比如盡快制定《博物館條例》的提案;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工作等提案;關于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提升博物館展示服務水平的提案。
      關注博物館話題,主要是因為,盡管我們的博物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面對全球化背景下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緊迫性,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面對公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館事業在前進中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定位不清,保護管理情況混亂;社會化水平低、辦館主體單一;地區發展不平衡,品類發展不平衡;博物館藏品來源匱乏;藏品建賬、分級、建檔和備案管理工作滯后等等。
      記者:盡快制定《博物館條例》這個提案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單霽翔:2005年我國制定發布了《博物館管理辦法》,專門從博物館的設立、年檢與終止、藏品管理、展示與服務等方面進行法律指導和保障,這極大地促進和推動了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但是,《博物館管理辦法》作為一項部門規章,由于法律層級的限制,已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
      首先,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博物館建設過程中一直存在管理多頭、主體界定不明確的問題,管理體制較混亂。有必要借鑒國際條約和國外立法的普遍做法制定《博物館條例》,使其涵蓋各系統各部門所有的博物館。其次,《博物館管理辦法》在博物館經濟保障體系的建立方面所能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此外,《博物館管理辦法》限于效力層級,只能就法律法規已有的內容作出具體規定。因此只是規定了非國有博物館的概念,對非國有博物館具體的設立、管理和支持沒能做出有直接指導意義的規定。最后,要想建立真正行之有效的藏品退出機制,必須要通過制定《博物館條例》來實現。
      鼓勵、引導社會資金
      投入鄉土建筑的維護
      記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文化遺產的保護,大家比較關注,您在今年的提案中也提到了這個問題,您認為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文化遺產的保護存在哪些問題?
      單霽翔:當前,新農村建設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形勢嚴峻,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把新農村建設錯誤理解為新村建設,求新求洋,造成鄉村、民族、地域特色的喪失。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十分薄弱,重開發利用,輕保護管理。此外,建設性破壞嚴重?;A設施、生活設施建設和村容整治的全面展開,使一些古村落原有的生態系統、傳統風貌格局遭到破壞。一些地方在古村落內進行遷建、復建或興建人造景觀,破壞了古村落和諧的人文和自然環境。
      法規和技術標準缺失,人才匱乏也制約了文化遺產的保護。而且,鄉土建筑數量多,維修規模大,所需費用較高,而按照現行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使用政策,專項資金不能補貼產權屬于私人的古民居。部分老建筑的維修費用甚至高于新建建筑,居民對投資維修的積極性普遍不高,而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也需要大量的投入,這就導致了資金缺口很大。
      記者:及時搶救和有效保護農村地區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單霽翔:首先要加快制定法律規章。請國務院盡快頒布實施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村鎮保護方面的專項法規,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制定有關的專項規章。其次要完善保護機制并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除國家和政府投入資金外,按照“誰維修,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鄉土建筑的保護維修,并享有相應的合法權益。最后,要組織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并將鄉土建筑列為此次文物普查的重點內容。通過普查準確掌握鄉土建筑的資源分布和保護現狀,并對其予以登記認定,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其中具有重要價值的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時將普查中發現的文化遺產資源豐富、保存較好的村鎮公布為歷史文化名村、名鎮。
      文物保護不是從屬行為
      發展經濟不可損毀遺產
      記者:文物事業與經濟發展二者的關系,應該如何處理?
      單霽翔:我們是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特別是在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三峽水庫、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建設工程中,集中力量開展文物保護和考古工作,保證了這些工程的順利進行。同時,我們又強調,注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絕不是簡單地把文物保護工作看成是經濟建設的從屬行為,絕不能為了發展經濟而損毀祖先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絕不能為了當代人的發展而犧牲后代人的發展。
      記者:現在,有些地方出現了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面對這種現象,我們應該持什么樣的態度?
      單霽翔: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帶來了各地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的熱潮,而隨之破壞歷史文化風貌、損毀文物建筑、破壞文物原生環境的現象屢有發生。不少地方利用文物景觀發展旅游業,一方面實現了文物的潛在價值,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出現了粗放式的經營、掠奪式的開發,使文物的安全面臨威脅。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必須依法保護文物及其原生環境的安全,堅決糾正以損毀文物資源為代價來謀求發展、以掠奪式消耗文物資源來支撐發展的做法。要堅持經濟建設和文物保護的統一,提高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統一,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努力實現經濟建設和文物保護工作的良性互動。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