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龍泉窯到明代并未衰落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2-01]
中國考古學家近日確認,著名青瓷產地浙江龍泉窯在明朝不僅沒有衰落,相反還成了中國青瓷發展歷史中的最后亮點,改寫了以往考古界“龍泉窯到明代已經衰落”的判斷。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沈岳明說,去年9月至今年1月對大窯楓洞巖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在明代初年的地層中出土了一批制作工整、紋樣精細、釉色滋潤、器形龐大的瓷器,特征與景德鎮御窯廠明初的官窯器物十分相似,可以認定是來自明朝中央政府的同一“制樣”,是龍泉窯為官府和宮廷生產的器物。
龍泉青瓷以獨創的粉青、梅子青釉色而著稱。龍泉窯遺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26處窯址,年代從五代始一直貫穿到清代結束。
《人民日報海外版》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