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畫市場態勢看收藏價值的選擇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1-31]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中國畫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近幾年來,中國書畫拍賣成交額呈現出極大的上升趨勢,市場交易額從2001年的4.94億人民幣上升到2005年的99.83億元,交易量也從2001年的6848件,增長到了2005年的79463件。短短幾年,中國書畫市場急劇增長的交易額和作品交易量,反映出中國市場對書畫作品關注度的升溫和書畫市場力量的積聚。同時,也反映出中國書畫市場內外環境的變化,中國書畫市場正在邁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畫市場的發展,經歷了“走穴”推廣、拍賣及畫廊營銷三個市場形態后,目前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中,人們始終面臨著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作品值得關注。中國畫廊聯盟認為,中國畫市場已經越來越凸現出以下幾個大的趨勢:第一,在受市場追捧的所謂經典名家作品的市場價格迅速見頂的同時,藏界似乎在一夜之間發現了中國畫市場的巨大風險,藏界和畫廊在茫然間尋找著新的生長點??梢哉f,只要有明確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定位,不分老少都有可能成為藏界關注的“黑馬”。問題的關鍵是誰具有更大的市場潛力;第二,在中國畫市場容量迅速放大的同時,中國畫面臨著作品數量泛濫的嚴重問題。不可回避的是,中國畫市場出現了結構性的過剩,即同一個畫家的作品,那些用心之作、精品將會受到市場的追捧,而那些應酬、應景之作,將會降入垃圾作品行列,逐步變得無人問津;第三,中國畫市場的關注度空前提高。過去進入市場、取得較好成就的可能有幾百名畫家,大家都生活得很好,但隨著市場關注度的進一步提高,人們會發現過去很多風光的畫家,盛景難再了。市場是無情的,只有認真地面對市場,才有可能被市場所關注;第四,在中國畫市場的格局中,畫廊(包括網上畫廊)將成為中國畫市場的核心力量。畫家會越來越多地發現,他們在中國畫市場的陣地是畫廊,畫廊是他們進入市場的可靠通道和合作伙伴。
2006年,海內外市場對中國書畫的關注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當代藝術正以多元化的面貌呈現在國際市場上,并得到了歐美及亞洲藏家的認可。2006年全年,香港蘇富比關于中國書畫的拍賣額達到了2.25億元人民幣,相對2006年中國書畫春拍1.01億元成交額相比較,2006年蘇富比秋拍交易額增長了0.23億元人民幣,增長幅度達到了22.8%。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