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題材理財要謹慎 收藏投資小心風險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1-30]
近日在上海首發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紀念金盤”,讓“奧運收藏”這一收藏概念又火了一把。但是理財專家提醒,此類收藏品受到一定的時間限制,投資者在熱衷收藏此類產品的同時,也應該小心其中的風險。
“奧運收藏”是全球最大的主題收藏。不過在中國,由于民間一貫有貴金屬收藏的傳統,奧運題材便引發了一些特殊的收藏品種。這些藏品據記者的觀察有三個特點:一 是材質高貴,購藏金額高;二是形制經過精心設計,文化歷史含量豐富;三是權威發行,發行量嚴格限制。三點具備,便構成了不可多得的理財品種。像此前發行的“奧運金盤”由于獲得北京奧組委的授權,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發行,還采用了反映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和文化風貌的圖案和造型設計,其中的大金盤更是僅定制29套,售價雖可能高達七八十萬元,但依然收到不少收藏者的青睞。
然而,投資者要特別注意的是,奧運題材其實風險也不小。特別是一些不夠權威而且發行過濫的品種,借奧運題材炒作,奧運會之后其價值將可能急劇下降。那時,高價位投資的收藏者就永遠解不了套了。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