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投資收藏正當時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12-23]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文化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藝術品收藏也越來越升溫,繼歷史上宋代、清代乾隆年間、民國末年這三次收藏高峰后,我國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盛世收藏時期,可稱之為第四次收藏大潮。而玉器文化是我國古代特有的藝術精華之重,自古至今都是人們收藏的熱點。
古玉收藏市場潛力巨大
在歷經久遠年代與歷史的滄桑積淀之后,中國玉器已步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其中尤其是那些年代久遠、讓人遐想無盡的高古玉,文化特質最為明顯,除了祭祀、圖騰、象征之外還有避邪的寓意,它們象征著遠古的宗教、神權、財富、地位,附帶有諸多神秘的色彩。古玉蘊意生命萬象,表達出了古人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之情,蘊含著對天地萬物等自然現象祈禱崇拜之意,折射出我國特有的一種遠古精神文化精髓,尤為受人青睞。
玉器特有的溫潤特征和可盤玩、易保存、便于觀賞的特質,與它源遠的人文文化,吸引和喚醒了一大批收藏人士躍躍欲試,準備投資玉器收藏。如今在北京、上海、廣州各大城市的收藏品市場中,玉器專賣隨處可見。從皇家到民間,從古代到現在,中國人都對玉器始終喜愛有加,那些傳承有序、文化期特征明顯的高古玉,價格更早已暴漲至上百萬元。兩年前,在紐約蘇富比“中國陶瓷工藝品”專場拍賣中,一件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時的玉刀,就曾以23.2萬美元成交,而在安陽殷墟遺址出土的一件商代的禮儀器玉戈,在2005年藝術品春拍中受到廣泛關注,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拍賣師從380萬元起拍,經過6次激烈競價,最終以480萬元的價格成交,充分展示了古玉的巨大市場潛力和文化魅力。高古玉器可謂是玉器市場的常青樹,不論市場風云如何變幻,它都以其悠遠的文化含量、極高的藝術品位笑傲玉器拍場。
收藏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個前世所未有的愛玉、珍玉、藏玉的歷史巔峰時代已經來臨,古玉投資收藏正當時。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