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雙墩文化遺址發現大量刻畫符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11-17]
針對 “中國文明起源外來說”的說法,中國科學院歷史地理學家和知名古文字研究專家黃盛璋認為,安徽蚌埠雙墩文化及其遺址發掘出來的607個刻畫符號,證明中國文明是土生土長,并非外來。
據了解,1654年德國教士凱徹爾最早提出埃及殖民說以來,西方研究者紛紛著書立說,認為中國人來自埃及、兩河流域、腓尼基、中亞等地。
黃盛璋日前在江淮地區文明化進程研討會上發表看法,雙墩文化遺址出土的607個刻畫符號大多數屬于簡單的圖形、符號和數字,處于文字的起源階段。雖然目前還不能肯定這些刻畫符號與甲骨文有什么直接關系,但是不能排除華夏族造字過程中也曾吸收有它的成分。
黃盛璋認為,中國文明是由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文化匯流、聚合形成的文明長河,華夏族所造的漢字也是同樣的融合和發展過程?!半p墩文化是淮夷文化的前身和上源,證明了早在7000多年前淮河中下游就有土生土長的淮夷族的存在,這使‘外來說’無任何立足之地?!?br/> 雙墩文化是近年在安徽淮河流域蚌埠地區新發現的一種新石器文化,距今約7300年至6500年,遺址發現有秈、粳水稻殼、農業生產工具等文物。
新華社合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