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兵馬俑將現臺北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11-13]
繼2000年兵馬俑大展在臺北、臺中創下驚人的165萬人次參觀潮,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將再度引進“秦代新出土文物展─兵馬俑展II”展出,12月1日登場。整個展出包含166組文物,其中有28組是大陸一級文物,保險總額達7047萬美元。這次的特展中包含了許多近年來最新出土、甚至不曾展出過的珍貴彩繪秦俑與文物。
這樣的大陣仗從高達7000多萬美元的保費就可以一窺端倪,而且這批兵馬俑的運送過程也是費盡千辛萬苦。據了解,這次來臺古物中,有兩匹馬很高大,一般貨柜裝不下,還要經過特別包裝以避免碰撞才曾從陜西出來,然后先送到上海,再運到臺灣。
據《中國時報》報道,策劃的自科館人樂學組主任合傳坤表示,2000年他將臺灣的展品送回陜西兵馬俑博物館的時候,在西安的秦俑修復室中發現一些才剛出土的秦俑,正在進行修護以及彩繪的工作。當時就希望能將這批新出土的發現能到臺灣,經過這些年來的努力在今年5月定案。
上次在臺展出的多是秦始皇陵墓一號坑的文物,這次則引進相當多的第二號坑出土文物,還有秦始皇陵墓附近許多陪葬坑新發堀的古物,包括彩繪兵馬俑、秦代文官俑、百戲俑等。
報道說,這次最特殊展品是“綠面跪射俑”,即使在西安的秦俑博物館也看不到,這件文物修復彩繪后曾到國外展出?!熬G面跪射俑”是1999年9月10日考古隊在2號俑坑所發現的,這個俑除發須、瞳仁是黑色外,臉上涂有綠色彩繪,顏色和其他已出土的肉紅色和粉白色臉孔不同。沒人知道為何這個俑的顏色跟其他不同,有人猜測是當時工匠的刻意表現某些膚色比較深的人,有人猜測這也許是當時某個工匠的惡作劇。為了這個珍貴的綠面俑,自科館也特別訂制特殊溫濕度控制的展示柜,將溫濕度控制在它出土時地下的狀態。
此外,展品中還有自水禽陪葬坑的仙鶴,它是在2000年才出土的,也是這個陪葬坑唯一的一只鶴。身體上的彩繪清晰,嘴里還銜著青銅小魚,保存十分完整生動;另外還有一件模仿戰國時期流行的皮鎧甲制成的石鎧甲。
展出中還可以見到完整的秦俑軍隊,從將軍、騎兵、武士等各種軍階與軍種都相當完整。展覽現場模擬西安兵馬俑一、二號坑的設計呈現。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