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圖濃縮瓷藝古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11-06]
瓷器專圖,以清朝景德鎮瓷器的生產過程為畫題。
清朝康雍乾時期,中國瓷器的工藝水平達到了又一個高峰。乾隆皇帝即位后,作為陶瓷中心的景德鎮人口竟達百萬之多,而當時皇家制瓷的御窯廠作坊也多達23個。
雍正八年(1730),唐英編成《陶成圖》。乾隆八年(1743),唐英又將它按造瓷順序逐項加以說明,并請當時的名畫家孫祜、周鯤、丁觀鵬等繪圖,書法家戴臨書寫,完成了他的名著《陶冶圖編次》,進呈乾隆皇帝閱覽。這本書共有圖20幅,圖文并茂。
孫祜、周鯤、丁觀鵬三位宮廷畫師,以自己熟悉的山水為背景,配以景德鎮一帶的窯舍和勞作的工匠,對采石制泥、淘煉泥土、煉灰配釉、制造匣缽、圓器修模、圓器拉坯、琢器做坯、采取青料、煉選青料、印坯乳料、圓器青花、制畫琢器、蘸釉吹釉、鏇坯挖足、成坯入窯、燒坯開窯、圓琢洋采、明爐暗爐、束草裝桶、祀神酬原20道工序進行了形象的記載。濃縮了我國明清時期景德鎮陶瓷制作工序的全過程。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