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景德鎮學”打造成國際性“顯學”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10-05]
———訪“景德鎮學”首倡者陳雨前博士
訪“景德鎮學”首倡者陳雨前博士
專家簡介:陳雨前,江西省社科院景德鎮陶瓷文化研究所所長暨“景德鎮學”研究中心主任,景德鎮陶瓷學院工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景德鎮學”的首倡者。多年來從事陶瓷美學、陶瓷文化學研究,先后撰寫和主編了專著、著作與大型畫冊16部,在海內外報刊發表專業論文60余篇,主持多項陶瓷文化與藝術研究課題,其中國家級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2項。
記者:您是什么時候提出構建“景德鎮學”的?
陳雨前:2004年10月,瓷都景德鎮置鎮千年慶典之時,我在一本書的前言部分提出了要構建“景德鎮學”的學術構想,這本書就是《中國景德鎮陶瓷文化研究叢書》之一的《景德鎮陶瓷文化概論》。我認為,景德鎮陶瓷文化的研究要提升至這個層面來認知,并將其納入國際學術的大視野,希望“景德鎮學”能像“徽學”、“紅學”、“敦煌學”那樣成為國際性“顯學”。
記者:“景德鎮學”的提出有什么重要背景?
陳雨前:提出構建“景德鎮學”,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其一,景德鎮陶瓷文化是典型的、純正的中華民族文化。它不僅僅研究陶瓷本身,以及這種器物所反映和表現出的思想、觀念、情趣,而且研究陶瓷與人的關系。在景德鎮陶瓷身上,凝聚了中國人的哲學和民族心理與民族文化的特征,其本身是典型的、純正的民族文化。
其二,景德鎮陶瓷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保根文化”之一。在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全球文化同質化的背景下,更加彰顯出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保根文化”的重要性。景德鎮陶瓷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保根文化”之一,它在與同質化共存的同時,保持了自身的特色與個性,保持了自己的風格和生命力。
其三,景德鎮陶瓷文化的深厚積淀和研究成果與研究現狀,呼喚“景德鎮學”的誕生。千年景德鎮陶瓷文化的深厚積淀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景德鎮悠久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景德鎮現有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區5片,各類文物遺跡1500余處,市區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5處文物古跡。而且這些文物或遺跡絕大部分都與瓷有關,其中僅南河流域就有136處古代窯業堆積,僅景德鎮市區地面陶瓷文物遺跡就達200多處,館藏和單位收藏陶瓷文物20余萬件,是世界上其他任何產瓷地和窯口所無法比擬的。景德鎮官窯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力,散落全市的古代瓷業作坊、窯坊數量眾多,民間陶瓷文化源遠流長。景德鎮和它豐厚的文化遺存呼喚著“景德鎮學”的誕生。
另一方面,景德鎮陶瓷文化研究古已有之,且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如南宋蔣祈的《陶記》,明人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陶埏》、清代唐英的《陶冶圖說》、藍浦的《景德鎮陶錄》等,都是景德鎮陶瓷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珍貴文獻。近現代也有不少學者對景德鎮陶瓷文化進行了研究,而且取得了很多成果??梢哉f,“景德鎮學”的學術研究已具備了較好的基礎。
其四,景德鎮是江西乃至中國的一張名片,“景德鎮學”的提出和建設與景德鎮陶瓷文化和景德鎮的地位與影響相稱。聞名于世的“絲綢之路”在傳播中國的絲綢文化的同時,也將中國的包括景德鎮的陶瓷文化傳至西亞和中亞各國;海上“陶瓷之路”將中國瓷器尤其是景德鎮瓷器傳至亞洲、非洲、歐洲并由此延伸到世界各國。因此,景德鎮在歷史上、國際上的影響,景德鎮陶瓷在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無不催生著“景德鎮學”的誕生。
其五,景德鎮陶瓷的現狀需要學術的介入和引導?!熬暗骆倢W”不僅關注和研究景德鎮陶瓷輝煌的歷史,更要從對歷史的深刻研究中提煉出“景德鎮陶瓷之精神”和“景德鎮陶瓷之魂”,做到古為今用,反哺現實,為景德鎮陶瓷的復興服務。景德鎮陶瓷發展需要有理性的思考,尤其需要有真知灼見的學術導引,“景德鎮學”應挑起此重任。
記者:請您簡要介紹“景德鎮學”的研究內容。
陳雨前:“景德鎮學”是以景德鎮陶瓷為緣由和主要研究對象,以哲學、藝術、歷史、經濟和科技思想為深刻背景和依托,運用綜合的研究方法包括現代科技手段,研究景德鎮陶瓷制作、銷售、消費等各個環節中所呈現和反映出的材質文化、工藝文化、裝飾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傳播文化、歷史文化,以及所積淀和反映出的哲學思想、器物思想、科技思想、經濟思想、藝術思想,進而拓寬至研究生活方式與文明史、文化史等內容,并進一步提升到研究和挖掘景德鎮陶瓷在人類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揭示人類生活的一種文化樣式和美的生活方式,以揭示“景德鎮”的品牌價值。
記者:我們應如何力爭將“景德鎮學”打造成國際性“顯學”?
陳雨前:第一,“景德鎮學”的研究,應始終不渝地堅持歷史與現實并重、歷史為現實服務的觀點;始終不渝地堅持繼承與創新并重,強調繼承是前提、創新是出路的原則;始終不渝地堅持將“景德鎮學”的學術研究工作緊密地與景德鎮陶瓷文化和陶瓷經濟的發展聯系在一起。
第二,“景德鎮學”的研究,應堅持既要出理論成果,出版系列“景德鎮學”研究叢書;也要出實踐成果,用景德鎮陶瓷藝術形式,及景德鎮官窯文化理念,圍繞重大的有世界影響的創作題材創作專題陶瓷藝術作品,創建“景德鎮學”實物標本,讓人領會到“景德鎮陶瓷之魂”和“景德鎮陶瓷之精神”既體現于歷史,也貫注于現實,并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進行國際巡回展示,擴大其國際影響力。同時不忽略網絡成果,建設“網上景德鎮”,借助互聯網技術,使景德鎮陶瓷文化及“景德鎮學”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得到通俗易懂的闡釋與解讀。
第三,拓寬視野,跳出景德鎮看景德鎮,跳出景瓷看景瓷,從對中國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發展的研究中借鑒經驗,獲得啟迪,為景德鎮陶瓷的復興提供支持。
第四,召開“景德鎮學”專題研討會,使更多的專家學者關注“景德鎮學”,研究“景德鎮學”。
第五,創造條件,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積極籌辦“景德鎮陶瓷文化博物館”,即“景德鎮學標本館”。
記者:以構建“景德鎮學”及類似的方法來加強特色文化資源研究,推出特色文化品牌,對我省文化及文化產業發展有何推動和啟發作用?
陳雨前:構建“景德鎮學”并加大對其的研究,有助于恢復和重現景德鎮陶瓷傳統之精粹、景德鎮陶瓷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文明進程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重現、保存、弘揚、重塑景德鎮陶瓷文化、中國陶瓷文化乃至中國民族文化,在把景德鎮建設成為融歷史文化和現代化為一體的江南旅游都市和經濟重鎮等方面意義重大。
景德鎮是江西的名片,是江西最大、最有特色的文化資源。將景德鎮陶瓷文化研究提升和引領到“景德鎮學”的學術層面來研究,這不僅僅是一種學術觀點的創新,不僅僅有利于景德鎮陶瓷文化學術研究事業的發展,而且也是江西重視文化傳統,注重在這個時代挖掘、弘揚、開發特色文化資源的有力舉措,是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命力的一種新的思維方法和發展思路?!熬暗骆倢W”學術構想的提出及其深入研究,對于我們重新認識景德鎮及其所蘊含的能量和發展動力,都是積極的、有益的。它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景德鎮不僅僅是學術研究對象,同時也是文化產業及其相關產業發展的源泉所在。
作者: 編輯: 黎中元
來源: 大江網-江西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