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500多座近現代建筑將獲得保護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9-19]
中山優秀近現代建筑名單出爐公示,專家稱利用歷史建筑最好接近原功能
記者日前從中山市規劃局了解到,由中山市規劃局委托廣州大學嶺南建筑研究所承擔的《中山市近現代建筑調查、評定》項目已經完成。日前“中山市優秀近現代建筑名單”已經出爐,并于今日開始進行公示,征求市民意見。名單確定后將制定相關條例,對中山市的優秀近現代建筑進行保護。
記者了解到,在這次調查評估中被確定具備文物建筑歷史、藝術、科學三大價值的A級近現代建筑有85座,已具備優秀近現代建筑條件的B1級建筑有227座(處)、經整治后推薦評為優秀近現代建筑的B2級建筑有208座。從這次中山市近現代建筑調查評定結果來看,中山市優秀近現代建筑資源豐富,其中最具特點的是特色民居和碉樓。在已經確定的中山市優秀近現代建筑保護名單中,共有237座民居和110座碉樓。中山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中山市至今保留的近代中西結合的僑房特別多,而中山碉樓數量僅次于開平,且具有集中、樸素、實用等特點。
據介紹,中山市優秀近現代建筑保護名單與相關圖片從今天起在中山市規劃局一樓大堂以及中山政府之窗、中山規劃局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日期為2006年9月13日至10月17日。中山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歡迎社會各界群眾反饋意見。
據了解,名單確定后下一步工作是制定《優秀近現代建筑管理條例》,以對建筑進行有效的保護。
中山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以前我們對古文物保護單位的確定偏重于古建筑,對于大量建筑質量尚好的1840年至1949年建成的近代建筑和1949年至1960年建成的早期現代建筑重視不夠。這次近現代建筑調查、評定項目就是要趁現存優秀近現代建筑尚未湮沒在大規?,F代化建設開發之前,摸清家底,確定應保護的優秀近現代建筑名單。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