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戲劇與湯顯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3-12-28]
近年來,江西的戲劇創作取得顯著成就。贛劇《荊釵記》、采茶戲《山歌情》、《榨油坊風情》等先后獲文華大獎。京劇《貴人遺香》、《長劍魂》、采茶戲《木鄉長》、話劇《古井巷》等也都有較大影響。今年10月,筆者參加了在江西撫州舉行的紀念湯顯祖誕辰450周年的活動,感到江西戲劇的發展與繼承湯顯祖的傳統是分不開的。
湯顯祖是明代偉大戲劇家,與英國的莎士比亞同時光照東西方劇壇。新時期以來,在江西已舉行了多次紀念場顯祖的學術研討活動,出版了紀念和研究文集,重新修建了湯顯祖紀念館。江西的戲劇家直接間接地繼承了湯顯祖的傳統。老一輩戲劇家石凌鶴以大半生的精力致力于湯顯祖“臨川四夢”的“改譯”,使之在贛劇舞臺上流傳。直到現在,撫州和其他地方的采茶戲劇團演出的《牡丹亭》和《南柯記》等劇目,仍以石凌鶴的改編本為基礎,或受其深刻影響。陶學暉、黃文錫等劇作家改編了《邯鄲夢記》和《還魂后記》,發揚了湯顯祖劇作的戰斗性和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引起當代觀眾的強烈共鳴?!赌档ねぁ返暮蟀氩糠?,因種種原因歷年較少演出,然而這一部分由夢幻轉入現實,體現了湯顯祖劇作的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合,其價值并不低。
除了“湯劇”的改編演出,湯顯祖的創作思想和精神也對江西創作有深刻影響。湯顯祖高揚“情”的旗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所以他的《牡丹亭》等作品能有千古不磨的感人力量。江西當代的作品《山歌情》、《榨油坊風情》等之所以感人,也在于它們著重寫了人物的情。這些作品的情寫得是那樣熱烈、奔放、火辣辣,而又厚樸、真誠、美麗?!渡礁枨椤穼懥似胀ㄈ罕姷臉闼馗星樵诟锩甏纳A,《榨油坊風情》寫了山鄉人民傳統的感情在改革時代的嬗變,在對傳統的繼承中有新的創造。
湯顯祖的作品對社會矛盾有深刻的揭示。80年代贛劇《邯鄲夢記》在北京演出,有人認為,劇中盧生彌留之際還惦記著兒子的安排,“悼詞”對自已的評價等情節描寫是改編者為針砭時弊而加上的。后來一查原著,發現這些情節都是湯顯祖原有的,可見他對社會和人們心理觀察之深刻。戲劇作品應能揭示社會矛盾,但有一個角度的問題,因此作家也常為如何寫社會矛盾而心存疑慮。江西的戲劇家敢于直面人生,如歷史劇《貴人遺香》、現代戲《木鄉長》等,對歷史劇和現實矛盾有比較犀利的剖析,能引起人們深思。
來源:中國文化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