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警惕“代筆畫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9-16]
昨天,一位酷愛字畫收藏的朋友拿來一幅廣東某當紅青年畫家的作品讓我一飽眼福,看完后我告訴他:這是一件贗品,因為除了簽名和蓋章出自該畫家之手外,其他都是假的。他聽后不解地問:“難道畫家還會造自己的假嗎?”對,畫家也會造自己的假,而且這個“假”還沒法兒打!
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書畫作偽,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高潮僅有四次,分別出現在北宋后期、明后期、晚清至民國初年和改革開放至今。而自改革開放后死灰復燃的書畫作偽,無論是來勢之猛、贗品數量之巨,還是“從業”人員覆蓋面之廣,都是亙古未有的。當紅畫家的加盟,無疑壯大了作偽隊伍的力量,提高了作偽隊伍的“素質”,讓本來就處于泛濫期的廣東書畫市場更加混亂無序,令藏家如履薄冰,膽戰心驚。
其實,畫家造自己的假并不神秘,說白了就是請人代筆,具體操作就是先低價請一些所謂的“槍手”,讓他們按自己的繪畫風格制作一批藝術品,然后親自“收拾”一下,蓋章、簽名后,這些東西就可以明目張膽地投放到市場換鈔票了。
當然,但凡“代筆畫家”,都要具備這樣的“素質”:首先,作品能取悅于人,市場走勢好,供不應求;其次,不把藝術當回事兒,卻有“崇高的物質理想”和為這種“理想”而奮斗終身的決心,如一套別墅不夠,兩套也不夠,三套還不夠……再次,臉皮厚,心理素質好,能經得起社會的譴責,有出賣良心但不愧疚的“大無畏”精神。如這些都具備了,那就可以大模大樣地請人代筆作偽了,因為“代筆”是最保險的書畫作偽方式:當藏家請他辨別真偽時,他可大言不慚地說:“款是我落的,印章也是我蓋的,能假得了嗎?”這樣,就連打假英雄王海都拿他沒轍。
話又說回來,隨著市場的日趨規范化及藏家鑒賞水準的提高,這類畫家或許會被踢出局。但我之所以說話這么沒有底氣,是因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誓為“理想”而奮斗終身的他們,屆時可能再次甩出新的“殺手锏”。
廣州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