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行最終賣的是文化 藝術品中介或出現洗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9-02]
“股市式的投資不是做收藏,但這樣的人太多了”、“油畫將是下半年熱點,不過全線上升時許多人在盲目買進”、“嶺南藝術品的發展還是邁著小碎步”……近日,廣州嘉德、藝拍、保利三大拍賣行的“掌門人”對剛剛過去的廣州藝術品拍賣“峰會”進行了總結,提出廣州藝術品拍賣市場現有的問題,并對藝術品市場下半年的走勢進行點評。
藝術品中介可能出現洗牌
2005年底,全國的藝術品市場都產生波動,廣州市場跟著大市場作出調整,部分拍賣會的成果不太理想,進入暫時的調整期。廣州藝術品拍賣行總經理何向民認為,調整期不代表整體市場下跌,而是有藝術品上升,也有藝術品下跌,之后“就很可能進入規范區間,獲得價格回歸,并重新認識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歷史價值”。而且這也是拍賣行和畫廊等中介機構比拼實力的時候,將很可能出現淘汰和洗牌。
廣東保利拍賣行總經理李宏就認為,廣東的藝術品收藏基礎還是比較薄弱,不過廣東有天生的優勢,就是嶺南這個流派的藝術品存在潛力。
中國嘉德廣州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書畫部經理、總經理助理許習文表示,國內拍賣收藏市場看似氛圍熱鬧,實際上卻無法體現藝術品市場的火爆,主要是收藏的“江湖”擠滿了股市式投資的投資者。他認為,拍賣行不僅把商品賣出,還要把文化賣出去。文化性最終要超越商業性。
李宏亦表示不贊成把藝術品僅僅作為投資品看待,畢竟藝術品的套現不容易,其投資功能不如其他純粹的投資產品。所以,收藏人士應該把欣賞作為最主要的收藏功能,而把投資作為附帶功能。
他認為,藝術品升值是一個逐漸的過程,如果市場升幅達到15%屬于比較正常,如果大于這個升幅很可能會產生泡沫。
拔苗助長“捧殺”新畫家
許習文認為,拍賣行業存在推廣期太短的問題,沒有較長的推廣期,這樣導致沒有足夠長的時間對拍品的藝術價值進行推廣和引導。
“另外,市場還存在資源過度開發的問題”,許習文說,“譬如對某些畫家群的推動有‘拔苗助長’之嫌”。在目前的市場上,一些畫家并未真正發展成熟,但部分“商人”卻對他們進行了“爆炒”,令他們的價格在短時間一躍而上,這樣很可能會因為太早進入市場而破壞了畫家未來的藝術生涯,甚至出現行內所謂“捧殺”(指過快進入市場而破壞其藝術性)的現象。
何向民也提出,這樣的“短、平、快”短期效果可能非常明顯,但對畫家的“捧殺”卻是非常殘酷的。
贗品的弊端是李宏最強調指出的問題,隨著收藏“大眾化”起來,贗品魚目混珠,令許多藏家束手無策。
大師級油畫成下半年市場亮點
何向民和許習文都認為下半年廣州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亮點將是油畫,因為從去年開始至今,拍賣市場的熱點都是中國書畫,而油畫還處于未開發狀態,價格低于其應有的價值。
而李宏認為重點是挖掘新的嶺南“老東西”如明清家具等,“如果連自己的市場都抓不住是讓人汗顏的?!?br/>
來源:廣州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