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中國藝術博覽會:群英會還是大雜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8-28


    第13屆中國藝術博覽會于2006年8月22日上午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拉開帷幕。自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藝術市場開始萌動至今的十幾年間,中國藝術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93年開辦至今已歷12屆的中國藝術博覽會此次卻仍未給人們帶來太多欣喜。

    從參展的物品種類來看,此次藝博會真是充分體現了“博”字?,F場不僅有展賣國畫、油畫、工藝品、珠寶的,連畫框、畫筆、顏料、記事本和手提包等也一應俱全。雖然博覽會也被大致分為國畫展區、油畫展區、珠寶展區、藝術品綜合區幾大塊,但是由于種類太多,展會現場仍呈現出無序雜亂狀。在展會現場可以看到在書畫展位旁就是賣玉飾的,這倒也符合大眾逛商場的習慣,但是不知道真正的書畫收藏家會是什么感覺。

    另外,像瑞士巴塞爾博覽會等一些大的博覽會,在作品的布展方面都會對參展商提供一些專業的意見。而此次中國藝博會大多是由參展商個人自行布置。由于大多沒有布展經驗,在不足十平米的展覽格子里,藝術作品被無序地雜陳著,有的由于位置不足干脆就將作品攤在地上,根本進也進不去。

    參加此屆藝博會的除了個別畫廊外,大多仍是以藝術家個人形式參展。許多藝術家參展的目的不是將自己的作品賣給什么藏家,而是借藝博會的平臺來為自己作一次宣傳。有的藝術家還現場播放著某電視節目對其的采訪錄像,陳列著某媒體對他的報道文章,這些本應該在美術館或是畫廊見到的場景如今搬到了博覽會。記者在現場碰到一位藝術家自稱某某書法派別的鼻祖,自詡自己的書法比故宮博物院的藏品高兩個等級,這樣自賣自夸的宣傳起到的效果真不知道是見笑于專業藏家還是愚弄普通觀眾。當然這只是個別現象,大多數藝術家還是在很虔誠地展示自己,但即使這樣也仍然給人路邊攤的感覺。如果說90年代初在中國幾乎沒有畫廊業的情況下以個人形式參加博覽會是無可奈何的話,那么如今作為中國規格最高創辦最早的博覽會之一,中國藝術博覽會自身定位在如此低的水平,卻也匪夷所思。

    由于沒有大的畫廊參展,著名的藝術家也不會攜自己作品來賣,所以整個博覽會的繪畫部分名家精品幾乎沒有,參展藝術家的作品水平亦是良莠不齊。沒有好的作品自然不會來大的藏家,整個藝術博覽會也就有名無實。

    在中國藝術市場不斷發展成熟的今天,中國的博覽業也在不斷壯大,即使國內的幾家大型博覽會也在學習國外先進的展覽理念,在展覽布置、準入機制和自身定位等方面力圖向高水平方向發展,而中國藝術博覽會仍然以這種藝術品集市型的方式舉辦,真不知道該是藝術的群英會還是大雜燴?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