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三門峽出土龍首唐三彩執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8-25


    早前,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門峽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建筑工地進行考古發掘時,在一唐墓的墓室南部出土了一件唐三彩執壺。

    該執壺外形為龍首,嘴部和兩角呈三角形內斂流狀,束腰式細長頸起弦紋兩道,鼓腹高圈足,圈足下部外撇,手柄連接頭和腹上部。腹上部和中部均貼有寶相花紋,上部飾四組對稱寶相花紋,中部飾有四大四小八個大小相間寶相花紋。通高四十點五厘米,腹徑十七厘米,底徑十三點五厘米。以綠釉為主,夾雜黃彩和紅彩,器體勻稱,飽滿圓潤,線條流暢,端莊大方。

    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釉陶器,用白色的黏土作胎,用含銅、鐵、錳等元素的礦物作釉料著色劑,在釉里加入很多鉛作助熔劑,經過攝氏八百度低溫燒制而成,釉色有綠(銅)、赭(鐵)、藍(鈷)三色,故稱「唐三彩」;幾種釉色互相滲化,又產生許多新色,再加上年代久遠,有些顏色變化,所以現在呈現出來的顏色不只三種,而是絢爛多彩、富麗堂皇,有深綠、淺綠、藍、黃、白、褐等多種色彩。人們稱之為三彩,實際上是一種多彩陶器,由于其使用的是含毒的鉛釉,因而,三彩器主要用作隨葬明器和俑,而不是日常生活用具,其表現的建筑、家具、日用品、牲畜、人物等,式樣繁多,可再現唐代社會生活風貌,被譽為唐代社會的“百科全書”。

    唐三彩大量出土是在武則天至唐玄宗開元天寶(六至七世紀)時期的墓葬中。但普通老百姓是不能用三彩器隨葬的,只有大、中型墓葬才用三彩明器隨葬。

    三門峽出土的這件唐三彩,從該墓出土的墓志銘文上有“大周”得知,墓主死于武則天稱帝時期,這一點上也得到了證明。該器物在三門峽尚屬首次發現,因此對研究豫西地區盛唐時期的墓葬形制、隨葬風俗等都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香港大公報(記者高毅、通訊員許海星)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