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村民取土意外挖出“最早的秦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8-18]
經考古人員發掘,一處距今2500多年的大型戰國秦雍城制陶作坊于日前在鳳翔顯露真容,2000多件精美的早期秦瓦當等一批罕見文物再現了秦都雍城的輝煌建造歷程。
村民取土意外發現遺址
2003年,位于秦雍城西北部的陜西鳳翔縣豆腐村村民在取土時,發現了大量戰國早期的磚瓦等建筑材料??脊湃藛T勘探后查明,該遺址南北長220米,東西寬150米,總面積達3.3萬平方米,且遺跡豐富。在遺址范圍的東側和南側又發現了斷續的夯墻遺跡,初步判斷可能分別與雍城西城墻和北城墻連接,以此形成“雍城內城作坊區”。
可能是發現最早的“秦俑”
發掘出土的2000多件遺物中,瓦當占到百分之七八十,最具特征的是一批動物紋瓦當,還有一批云紋和素面瓦當。另外,還發現了用于建筑裝飾的半圓形貼面磚、人俑和各種脊獸,其中的人俑高約10厘米,雖然做工比較粗糙,但專家認為它們可能就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秦俑”。
該遺址為秦雍城供應建材
專家表示,根據目前已取得的考古收獲,初步確認豆腐村遺址即為戰國早期向雍城各類建筑專門提供瓦類陶質建材的作坊所在。在本次發掘區的附近應該還有早到春秋晚期或者晚于戰國早期的遺存。
華商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