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北大專家研究發現:我國北方出土古玉大多為岫巖閃石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8-12


    遼寧省岫巖縣岫巖玉是我國開采和利用最早的玉石,我國北方如遼寧小孤山古人類洞穴遺址中發掘出的距今2萬年的玉石片、遼西和內蒙古東南部發掘出的距今8000~5000年前的興隆洼文化、紅山文化中的大批玉器,均是岫巖玉。

    北京大學地空學院教授王時麒、考古系教授趙朝洪等人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興隆洼文化、紅山文化等我國北方出土的古玉大多都屬于岫巖閃石玉,而不是一直以來人們所認為的岫巖蛇紋石玉。王時麒在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說,這一研究結果說明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北方古代先民對岫巖玉的認識、開發和利用已具有較高水平。
    王時麒介紹說,蛇紋石學名叫做鎂硅酸鹽,閃石學名叫做鈣鎂硅酸鹽。岫巖蛇紋石玉和閃石玉都是由碳酸鹽質大理巖蝕變而成,這兩種玉石產于岫巖縣兩條不同的山溝內。從物理化學性質看,兩者在顏色、形態上非常相似;不過,閃石玉的硬度比蛇紋石玉的硬度高,比重也較大,故而兩者還是比較容易區分的。

    據了解,對古代玉器玉料產地的研究是考古學界十分關注的重要課題,但判斷閃石類古玉的產地卻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從理論上講,各地所產的閃石玉在基本物理化學性質上是相同的,難以區別,但由于其形成的地質環境背景有所不同,在某些特征方面就表現出一些明顯的差別,這些特征可以稱之為“產地個性特征”或“指紋特征”。硬度大、比重大,正是閃石玉區別于蛇紋石玉的個性特征。

    在此之前,已有專家對我國北方出土的古玉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但是得出的結論是我國北方出土的古玉多屬于岫巖蛇紋石玉。王時麒、趙朝洪等人重新檢查了已出土的古玉特征,通過古今玉石的個性特征對比分析發現,我國北方出土的古玉絕大多數都屬于岫巖閃石玉,而不是一直以來學術界所認為的岫巖蛇紋石玉。

    此外,也有人質疑說,我國北方出土的古玉其產地會不會是新疆的和田。對此,王時麒等人經過研究發現,岫巖閃石玉與新疆和田閃石玉的顏色、同位素年代和氧同位素值有明顯差別,可以用這些個性特征為依據,對我國古玉的產地來源進行判斷。由此研究分析得出的結論同樣表明我國北方古玉應屬于岫巖閃石玉,而不是和田閃石玉。
    不過,王時麒也向記者坦言,鑒于古代玉器屬于國家文物,是一種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它的唯一性與不可復制性,決定了對它的鑒定與測試只能在無損的情況下進行。此次研究分析的古代玉器,主要是通過對其物理特性方面表現出的“個性特征”進行分析、測試。有些單位也提供了個別古代玉料,對其分析測試所得的數據,為我們提供了古玉在化學性質方面的豐富而寶貴的信息。

    事實上,為了便于測試與對比分析,在研究前,王時麒等人采用不同顏色和質地的岫巖玉料,制作了40余件標本,其中閃石玉標本22塊、蛇紋石玉標本19塊。為了與新疆和田玉進行對比,還制作了和田閃石玉標本數塊。同時在對比分析中還動用了比重液及其他相關儀器設備。

    閃石玉比蛇紋石玉硬度大、密度也大,也更容易保存。這一研究成果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北方先民對岫巖玉的認識、開發和利用已具有較高水平,古代先民已懂得選用質地好的玉料作為裝飾之物。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