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收藏另類 收藏上世紀“白紙”近百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7-18



      說起宣紙,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中有它的一席之地,但說起宣紙收藏,多數人會感到陌生。市區古子城藝海堂的李小武竟收藏了近百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特種凈皮宣紙,而其背后所蘊涵著的經濟價值也讓人咋舌。

      ■“紙壽千年”與“老紙”新價

      造紙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而能獨到地表現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藝術特色的中國宣紙,因其光而不滑、吸水潤墨、宜書宜畫、不腐不蠹的特性,被稱為“紙壽千年”和“紙中之王”。

      據了解,最早的宣紙,有史籍可查的見于唐乾符年間,產自我國江西、四川、皖南、浙東等地,尤以宣州為佳。到宋代,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紙業逐漸轉移集中于安徽的涇縣(也有人將宣紙稱為涇縣紙)。當時這些地區均屬宣州府管轄,故被稱為“宣紙”。

      現年38歲的李小武祖籍安徽涇縣。據他介紹,他的祖輩都曾經是制宣藝人,這使得他現在對宣紙情有獨鐘。他收藏的宣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汪同和”與“汪六吉”的特種青檀皮凈皮宣紙,大小尺度分別為四尺和六尺。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張此類品質的六尺凈皮宣紙如今的市場售價已超過50元,一刀紙的價格就是5000元(現今新出產的價格每刀不到400元)。而李小武收藏了20余刀六尺凈皮宣紙、近80刀四尺凈皮宣紙。

      由于經過一定年份存放,宣紙沒了“火性”,在質地上也體現出特有的綿韌,一直以來被書畫家視為可遇而不可求的佳品。一些有些許年份的“老紙”價格連年攀升。

      ■寓藏于用,量少所以“洛陽紙貴”

      李小武說,收藏宣紙其實自古有之,只不過沒有像收藏瓷器、玉器和字畫那樣的規模和人氣。

      據了解,字畫自古以來是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的收藏佳品,但毫無點墨的白紙張一般人不會將其作為收藏對象。只有少量的書畫愛好者,在遇到好的紙張時會多買一些,但都隨著日常揮毫涂抹的消耗,剩余量少,年份上也最多存個三五年。宣紙收藏也一直屬于“冷門”。

      李小武認為,宣紙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收藏品,宣紙的收藏不僅體現在藏品自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上,更體現在始終蘊涵著的使用價值上。因為上乘的宣紙在存放過程中,存放地的室內溫濕度會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變化,宣紙經過自然的反復的吸附水分和干燥,品質會更加獨特,潤墨染色效果更佳。這種使用價值,隨著收藏時間與日俱增。

      真正花個萬二八千買張舊宣紙,自己涂抹著玩的人畢竟很少。舊宣紙之所以“洛陽紙貴”,還有一個原因是舊宣紙用于書畫“仿古”,效果更好,因此一些上了年紀的“老紙”,紙比金貴。

    (信息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