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廣東美協將舉辦50周年紀念活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7-07


    今年是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成立五十周年。經歷半個世紀的風云變幻,廣東美協從最初首批會員163人,發展成一支擁有2700余名會員的強大力量,被認為是全國最優秀的省級協會之一,近年來在各類全國性美術展覽中入選和獲獎作品居于前列,更奠定了廣東美術大省的基礎。

    近期,廣東美協將舉辦經典美術作品評選以及全省美術作品展等一系列大型活動,回顧歷史經典,激勵新人新作。在此之前,記者采訪了廣東美協主席許欽松和幾位著名美術家。許欽松認為,對于一個成功的藝術家來說,為時代、為民族留下經得起歷史考驗的作品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潘鶴:《艱苦歲月》(1957年)

    規格:50×85×83cm材質:鑄銅

    經典回望

    在新中國美術史上,在表現革命歷史題材方面,潘鶴的《艱苦歲月》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作品。它以動人的形象,體現了最能在觀者心靈中激起共鳴的主題。如今《艱苦歲月》已成為各種中小學美術欣賞教材及百年美術必收錄的作品之一。作品原件現存于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

    口述經歷

    撥通潘鶴手機的時候,他正在黃埔一家醫院里住院,原因是突然發作的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無法站立。老潘號稱“八十猛男”,說話聲如洪鐘,病榻上仍在忙活著湖南、四川等地十幾件大型雕塑的約稿,抱怨成天打針吃藥太無聊。認識他的人都說,老潘要不是憑著這股倔脾氣,就不會有《艱苦歲月》了。

    這件作品誕生50年以來,老潘逢人就得解釋,這不是講工農紅軍長征的作品,這是講解放海南島的事,可似乎沒奏效。至今,“裊裊笛音,把人們勾回到國難深重的三十年代”之類的解說仍然四處可見。

    1956年中央軍委政治部為建軍30周年美術展向全國征集作品。當時在華南文聯工作的潘鶴分到的“命題作文”是一幅表現四野解放海南的宏大情景的油畫。

    潘鶴在海南島采風期間得知,海南島解放之前20多年,當地數萬游擊隊員只剩下23個人。在掌握了一些內部資料之后,老潘大膽“違抗”了上面要求畫木船渡江大場面的指示,選擇了一個老戰士和小戰士的形象構思——在艱苦歲月里,老戰士吹奏起快樂的笛子,嘴角微溢著笑意,小戰士托腮傾聽,若有所思。第一件油畫草稿交上去后不出所料被斃了,因為“沒有表現革命高潮和勝利”。老潘很不服氣,在當時美協領導的指點下,又在原稿基礎上改成雕塑?!爱敃r全國作品送審都結束了,我是抱著等待批判的心情再次送上去的。結果批判一直沒有到來,反而是全國200多家報紙期刊登出了我的作品?!?br/>
    1960年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成立后,《艱苦歲月》被選中,放置在軍博大廳里,還曾被復制成8件迷你“禮品裝”送給外國元首。雖然從未在國內進入市場,但不斷有外國畫廊、美術館來找潘鶴表示有意收購。潘鶴跟人說:“這是表現共產黨的作品,你們資本主義國家要它去做什么?”對方答得很妙:“不管什么主義,什么時代,都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br/>
    不久前北京傳來消息,中央軍委準備將《艱苦歲月》重新放大,置于軍委大廳中。老潘說:“在這個無數藝術品曇花一現的時代里,我的作品還能為人欣賞不被遺忘,我覺得很欣慰?!?br/>
    林墉:《巴基斯坦組畫·新娘》(1981年)

    規格:67×68cm紙本設色

    經典回望

    《巴基斯坦組畫》創作于1978年至1983年畫家3次訪巴期間。對于這組作品,畫家自己的評價是“我不追求沉實或高昂或偉大,而注意美本身的張力、人生的深刻性,還有色彩的豐富性?!?br/>
    口述經歷

    在圈子里,林墉經常被人說成“美女畫專家”,“整天賣美女”,而且“美女就賣一只眼睛”。買的人偏偏就喜歡這巴基斯坦女郎總是躲在面紗后面用“一粒目”望著人。

    林墉喜好畫美女由來已久,家里有4個姐姐,后來老婆又給他帶來4個妹妹,從小就認定“女人漂亮,男人不好看”。對印巴美女的偏好更是“源遠流長”:“我童年時期一看印度、巴基斯坦電影就會激動。非常喜歡那里的音樂、衣服,她們的形象,她們的舞蹈?!?br/>
    1978年,全國美協挑選出5位畫家組成代表團到巴基斯坦訪問。5人之中,林墉年紀最輕,時年38歲。他還是5個人當中唯一畫人物的。

    在巴基斯坦畫了3個多星期,回國之后林墉舉辦了畫展還出版了專題畫冊,后被巴基斯坦駐中國領事館的人看到,驚嘆“原來巴基斯坦可以這么美!”遂由巴方邀請林墉及其夫人蘇華于1981年和1983年兩度訪巴。

    林墉筆下的巴基斯坦有一種單純的喜氣,《新娘》和《舞蹈演員》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佳作。畫家將中國畫傳統的工筆和寫意技法結合,通過斑斕的色彩和流暢的線條塑造了明媚、含蓄、典雅的東方少女形象?!缎履铩返脑褪橇周谝粋€公園偶然撞見的迎親隊伍中花枝招展的異國美嬌娘;而《舞蹈演員》的原型則是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的一個歌舞團里的女演員,“第一次見到她時,她才19歲,瘋瘋癲癲的,愛說愛鬧?!迸⑷缤嬛腥艘粯訐碛兴话愕难凵?、陽光一樣的笑容。

    此后幾十年間,林墉畫人體、畫禪宗、畫山水,但印巴美女一直是“保留節目”。很多人以為林墉把當年揚名天下的《巴基斯坦組畫》都賣了,可林墉不緊不慢地澄清,“我是一流的畫收藏,二流的拿去賣,三流的送人,寫生的至今一張不賣,歷史畫也基本上沒有賣?!迸馁u場上屢屢露面的署名林墉的作品,林墉說半數都是假的。

    湯小銘《永不休戰》(1971年)

    規格:102×131cm油畫

    經典回望

    在1972年的全國美展上,廣東畫家湯小銘一人展出了《永不休戰》、《女委員》和《虎門民兵》3幅油畫,被譽為“單打冠軍”。其中《永不休戰》中的晚年魯迅,眉宇緊鎖、目光犀利、神態堅毅,被當年的評論文章認為是“當時所有描繪魯迅的美術作品中最杰出的”?!队啦恍輵稹繁恢袊佬g館收藏。1976年,被中國郵電部印制成紀念郵票發行。

    口述經歷

    1964年,湯小銘從廣州美院畢業,先是趕上“四清”運動,后來又是“文革”,下放到三水縣干校。

    1971年,魯迅博物館籌備重新開放,欠缺一張魯迅先生晚年的照片,決定用油畫代替,剛好把任務交給了湯小銘。當時湯小銘已整整6年沒有“碰過”油畫了,他說,當時感覺就像“一個餓久了的人,碰到一塊肥豬肉”,很大程度上是抱著“過把癮”的心態,“我沒有任何負擔,只是想怎樣把自己的所學、所想、所感全都表現出來?!?br/>
    在一番資料收集后,魯迅晚年抱病堅持鏖戰的“猛士”形象在他的腦海中已經非常明朗清晰了。

    在1972年的全國美展上,《永不休戰》中的“灰調子”和魯迅膝蓋上的毛毯成為畫家們談論的熱門話題。湯小銘回憶說:“我并沒有要刻意地與當時‘紅、光、亮’的主旋律唱反調,毛毯的‘薄涂抹法’也并非刻意而為。我的創作動機源于我當時憋了太久想釋放的狀態。至于后來一些評論家們揭示出來的那些深刻的思想背景——對‘四條漢子’的批判,也完全是別人附加的,我始料未及?!?br/>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許欽松:半世紀歷程三階段回顧

    廣東美協走過的50年歷程可分3個階段來回顧。第一階段,從1956年廣東美協成立到“文革”前。這一時期,廣東美術界以反映工農兵火熱斗爭的生活內容、表現新中國各方面偉大成就為主線,涌現了黃新波、胡一川、關山月、黎雄才、潘鶴、方人定、梁永泰、劉侖、蔡迪支、尹國良、徐堅白等畫家,代表作品有黃新波的《年輕人》、關山月與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黎雄才的《武漢防汛圖》以及潘鶴的雕塑《艱苦歲月》等。

    第二階段是“文革”十年。這一時期受極左思想影響,文藝作品強調政治作用,但廣東美術家仍然按照藝術規律進行創作,涌現出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作品。比如楊之光的《礦山新兵》、湯小銘的《永不休戰》、陳衍寧的《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關山月的《綠色長城》、林墉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等。

    第三階段是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美術界思想活躍、創作熱情高漲、藝術手法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局面,新的藝術樣式不斷涌現,并表現出作品數量多、獲獎數量多、藝術人才多等特點。代表作有邵增虎的《農機專家之死》、鄭爽的《黑牡丹白牡丹》、王肇民的水彩精品、王玉玨的《賣花姑娘》、賴少其的《孤云與歸鳥》、林永康的《繅絲女》等。

    南方日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