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工藝美術大師初評被指暗箱操作有違公平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6-30]
6月8日起,宜興市經貿局牽頭組織進行了當地紫砂界的"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以下簡稱省大師、省名人)"的初評。以往這種評選是由省有關部門組織的,但這次的評選改變了規則,交由宜興市經貿局牽頭組織,不想卻由此引發了風波。
14日初評結束后,立即遭來多名著名紫砂藝人的質疑,他們認為評選有暗箱操作,評選不公等行為。張紅華等5名著名紫砂藝人還聯名上書宜興市委和無錫市經貿委,要求延緩公示此次初評出的省大師、省名人名單。目前無錫市經貿委網站已將初評出的名單刪除,有關部門也準備做進一步調查。
看不懂的初評選辦法
張紅華,宜興當地知名的紫砂藝人,她手工制作的一把紫砂壺曾被贈送給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但省大師、省名人的推薦名單中,并沒有她的名字。
張紅華是宜興當地知名的紫砂藝人,身為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的她這次也參加了省大師的初評。她說:"這次評選實在看不懂!"
在宜興以及整個紫砂圈內,張紅華的紫砂作品可謂獨樹一幟。5月23日,她手工制作的一把紫砂壺因為能夠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由北大校長許智宏代表北京大學贈送給了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成為國際間的美談。因此她本人對此次參加省大師初評信心十足,"再怎么評也應該有我吧?"張紅華說。
但張紅華的信心僅僅持續到6月8日初評開始那天。6月27日,她蹙著眉頭對記者說:"那天初評辦法一拿到,我的心就涼了,因為好多事情我都不知道!"
張紅華告訴記者,她是在5月份接到宜興經貿局電話通知參加這次初評的,要求是要在6月5日前將初評材料上交給評審工作領導小組。具體怎么弄初評材料,評審工作領導小組相關人員并沒有多說,只是交待按以往的慣例來。6月4日,張紅華按慣例將由個人簡歷、紫砂作品照片、紫砂研究論文組成的材料上交評審工作領導小組。6月8日,張紅華接電話通知前去參加民主測評,卻發現民主測評居然有參評對象互評現象。張紅華對這次初評起了疑問。
隨后幾天,張紅華還發現,初評過程中有人突擊捐贈作品給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謀求初評加分,顯然背棄了評選宗旨。
6月14日初評結束后,無錫市經貿委的網站上公示了一份省大師、省名人的推薦名單,看到這份名單后,張紅華的疑問徹底變成了憤怒。這份公示名單上,果然沒有張紅華的名字。而在張紅華看來,許多上了名單的人,無論是制壺技藝還是業界影響,根本不如她。
眾多紫砂藝人聯名質疑評選
1.初評辦法未公示,部分參評對象提前獲知初評辦法后,突擊捐贈謀求評加分;
2.未采取親屬回避制度
對此次評選同樣提出質疑的還有紫砂藝人徐秀棠、李守才、潘持平、陳建平、凌錫茍、王石耕、沈漢生、范洪泉、朱建偉等紫砂界名流。他們有的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有的是省大師、省名人,有的是高級工藝美術師,都是在紫砂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6月15日,張紅華、王石耕、沈漢生、范洪泉、朱建偉5位著名紫砂藝人,聯名給宜興市委、無錫市經貿委寫了一份《關于延緩公示宜興省大師、省名人入圍名單的請求》的材料,批評由宜興市經貿局組織的這次初評暗箱操作,缺乏公正性。
在這份遞交給經貿委的材料上,最大的質疑有兩個:一個是初評辦法沒有公示,不征求社會意見,部分參評對象提前(5月31日前)獲知初評辦法后,就突擊捐贈作品給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謀求初評加分;第二個是在初評當中不管是民主測評部分還是專家測評部分,都沒有采取親屬回避制度。
果真有人在初評前捐贈撈分
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的館長鮑勁松坦承,在5月底到6月初,也就是6月8日初評開始前,的確有參評對象向博物館捐贈了獲獎作品。
記者手頭有一份宜興市經貿局5月31日制定的《省大師、省名人專家初評辦法》,"辦法"規定獲獎作品捐贈給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的,每件可得2分,最多得4分。
張紅華說,這4分對于參評對象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根據最終的評分結果,我們這些沒能入圍名單的,和那些入圍名單的,差距也就是幾分,甚至零點幾分。"張紅華認為,如果不是有人因為提前獲知初評辦法,在初評前突擊捐贈作品,她是不可能不入圍名單的。
那么是不是有人采用了這種突擊捐贈撈分的方法呢?
鮑勁松是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的館長,也是這次初評評審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之一。6月27日,他對快報記者坦承,在5月底到6月初,也就是6月8日初評開始前,的確有參評對象向博物館捐贈了獲獎作品,但具體有哪些人捐贈了作品他記不清楚了。記者隨即表示希望鮑館長能夠查一查捐贈名單資料,但鮑館長沒有同意記者的要求。鮑館長說,有人在初評前捐贈作品與這個初評是兩回事,不能扯在一起。"現在捐還是以前捐,都是為館藏增加作品。"
入圍了此次省名人推薦名單的著名宜興紫砂雕塑藝人陳建平認為,“評選省大師、省名人是為了鼓勵紫砂藝人堅持創作、熱心公益文化事業,給博物館捐贈作品當然是件好事,我這些年給無錫博物館、梁祝文化研究會等機構組織捐獻的作品也不少??梢驗橛腥颂崆爸懒顺踉u辦法,為了能當省大師、省名人,他們就突擊捐獻,這種為了評選而捐獻的做法實在可笑。"
評選中竟有夫妻父子檔
記者了解到,有些專家與參評對象有親戚關系,有的甚至是夫妻、父子。如這次入圍省大師推薦名單的徐某某,他的父親徐某某、叔叔徐某某,他的親家鮑某某都是評分專家,鮑某某又和汪某某是親家;入圍省大師推薦名單的儲某某和評分專家顧某某也是親家關系;入圍省大師的沈某某,她的丈夫李某某也以專家身份參與測評打分。
潘持平是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研究員級高工。他還是《江蘇陶藝》主編,發表過多篇陶藝論文。和張紅華一樣,這次他也沒能入圍初評名單。但與張紅華的憤怒不同,此次評選搞得他心灰意冷,他說,再也不參加這樣的評選了。
6月8日,潘持平去參加民主測評,和張紅華一樣,他也是到了現場才知道,原來測評還有參評對象參與打分。一共77人參加民主測評,光是參評對象就有60人。"參評對象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同門師兄弟。"潘持平說
“初評辦法根本就沒有考慮到親屬回避制度,導致民主測評中自己給自己打高分,給朋友打高分,給親戚打高分,私下拉票現象更是見多不怪。"有知情人告訴記者,比如吳某和謝某某是一對夫妻,結果他們雙雙參加民主測評打分又雙雙入選省大師公示入圍名單;比如曹某某和范某某是母子關系,他們也雙雙參加民主測評打分,雙雙入圍。
對此,記者了解到,有些專家與參評對象有親戚關系,有的甚至是夫妻、父子。如這次入圍省大師推薦名單的徐某某,他的父親徐某某、叔叔徐某某,他的親家鮑某某都是評分專家,鮑某某又和汪某某是親家;入圍省大師推薦名單的儲某某和評分專家顧某某也是親家關系;入圍省大師的沈某某,她的丈夫李某某也以專家身份參與測評打分。
列舉了上述參評者和平委的親屬關系,并不是說他們之間肯定有貓膩。但是這種嚴肅的評選中存在眾多的親屬關系,誰能保證評選結果完全公正呢?
宜興市陶瓷協會的會長史俊棠也是這次評審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之一,他認為這次民主測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他表示,等到下次評選時候,或許要重新研究一下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邀請一些收藏家、社會人士來參與。
作為江蘇省政協委員,陳建平也覺得不采取親屬回避制度的初評欠妥。"我覺得紫砂藝人作品好還是不好,整個江蘇省有很多專家都懂啊,可以請專家、請教授,請社會名流、請文藝界人士來評,完全沒必要只是讓宜興本地的大師來評,這些大師有不少都和此次參評對象沾親帶故的,就算古語說舉賢不避親,總歸會讓人有不好的聯想。"
江蘇省人大代表、省工藝美術大師李守才是這次初評的評分專家,他也認為專家評分中親屬要回避,最起碼評自己親屬作品的時候,這個專家要回避,否則容易引起爭執。
【組織者堅稱初評"公正、公平、公開"】
面對眾多紫砂藝人的質疑,初評活動的組織者宜興市經貿局卻依然高調地宣稱此次初評活動公正、公平、公開。
據宜興市經貿局副局長林泉剛介紹,此次評選是接到上級經貿部門的指示,由他具體負責操辦的。在不違背省市關于評選"省大師、省名人"的有關規定的情況下,宜興市經貿局制定了更為具體的初評辦法。該辦法經領導、有關專家5次商議,直到6月5日才正式出臺,并向所有人公示。
林泉剛承認初評的確沒有采取親屬回避制度。不過他認為,在民主測評中,僅少數參評人存在少數親屬關系,但根據他們測算少數個別親屬的傾向性打分對總的民主測評分影響很小,因此沒有采取回避制度。在專家評分方面,這次評選所請的專家都是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紫砂藝術大師,請專業特長不是紫砂藝術的外地專家來評未必科學,而請紫砂大師在宜興這么一個很小的紫砂藝術圈子里面很難避免有親屬關系。
【評大師背后的利益驅動】
始于張紅華等5人聯名信的質疑,被越來越多的宜興紫砂藝人所關注。不少著名的紫砂藝人更是倍感擔憂。
陳建平直言,他很擔心紫砂藝術的將來。"現在不少人通過各種方式積極活動就是為了要評上省大師、省名人,他們真的是為了發揚紫砂行業么?我看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陳建平透露說,現在不少有高級工藝師稱號的紫砂藝人作品一件在市場上可以賣1~1.5萬,而一旦評上省大師、省名人,同樣的作品價格馬上就可以翻一番。
李守才也有著同樣的擔憂。他認為,這次初評中弄出這么多的糾紛,實際上不過是這些年來宜興紫砂行業因為利益驅動形成矛盾的一個總爆發罷了。"為了錢去參評,還是為了藝術去參評,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所有紫砂藝人好好自醒的一個問題。"
【專家評分被“操縱”】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著名紫砂藝人徐秀棠承認,他是這次入圍省大師推薦名單的徐某某的叔叔。對于專家評分親屬要不要回避的問題,徐秀棠說他認為最好還是回避,否則總歸有不公平的地方。事實上他對這次初評也很惱火,并明確表示今后再也不在這種評選中擔當評分專家了。"我以為評選會公平、公正、公開,結果就是拿我過去當個架子。"徐秀棠說,"在評選之前,我就提出來民主測評不能讓參評人一起去評,否則容易在操作過程中出問題,影響到結果的公正性,可是沒人聽我的。"
徐秀棠還說,6月11日,宜興市經貿委請他去給參評藝人的作品打分,打完作品分以后,交給他們一個表格,上面注明每個藝人的作品有多少獲過獎、捐獻過多少、有多少被收藏等等資料,又交給他們一個測評辦法,讓他們對照測評辦法給參評藝人打分。"這個讓我們怎么評?你都已經寫好了某某人給某單位捐獻了多少件作品,我又沒去確認他到底有沒有捐獻多少件,是真是假我都不知道,我還評什么?你不就是想讓我對照測評辦法給這個藝人寫這項得4分么?這個東西我堅決不評,你們愛怎么評怎么評。"
【評選要讓作品說話】
徐秀棠告訴記者,這次是第一次把評選省大師、省名人的工作下放到宜興市里面來,他本來以為放到下面來是件好事,可現在他發現好像出了問題了。徐秀棠認為,評選大師應該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是關系到這個行業生死存亡的大事,現在這樣做法"到底是好是壞要走著瞧。反正我認為還是不要搞學術腐敗,不要眼睛光盯著錢看的好。眼睛盯著錢的人,永遠也成不了大師!"徐秀棠說。
身為宜興市陶瓷協會會長和本次評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之一的史俊棠更是認為,這些評選以后還是少搞為妙。"我認為這次評的大師實在太多了。一多就濫,我呼吁政府還是不要參與這些評選活動,讓民間自己去評,讓作品說話。我看有不少很有水平的紫砂藝人就沒有參加這次評選。這次有這么多人積極去評大師,為什么?還不是利益作怪。"
【網站悄悄撤下公示名單】
無錫市經貿委此前在其網站上公布了省大師、省名人的推薦名單,記者也下載打印了一份入圍名單。
但耐人尋味的是,記者發稿前再次登陸無錫市經貿委網站,輸入同樣的入圍名單網址,結果卻顯示該文章不存在或已被刪除。記者向無錫市經貿委求證,是否是因為宜興經貿局的初評過程遭到質疑才刪除了該文章,但無錫經貿委對此未作回答。記者進一步了解到,無錫市經貿委已經派員到宜興了解相關情況??靾髮⒗^續關注此事。
來源: 現代快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