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將亮相澳門“文化遺產日”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6-08]
澳門特區文化局局長何麗鉆六日說,今年六月十日是中國第一個主題為“保護文化遺產,守望精神家園”的“文化遺產日”。為了增加澳門居民對文化遺產的了解,增強社會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澳門配合“文化遺產日”,將推出一系列活動。
在“文化遺產日”當天,澳門部分博物館及歷史景點免費開放,包括澳門博物館、仁慈堂博物館、典當業展示館、盧家大屋及崗頂劇院等,這些地點正在開展文化、藝術活動,供參觀者免費欣賞,盧家大屋展出的潮繍和佛山剪紙,剛剛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代中國室內樂精品》、《南北民歌風情》音樂會,將分別于九、十日晚上在澳門著名的世界遺產景點玫瑰堂和崗頂劇院上演;澳門中央圖書館將推出四場有關利瑪寶及漢洋古字典的展覽、講座。通過這些活動,居民可以從中認識澳門獨特的文化遺產。
澳門文化局十二日將頒布《學術研究課題獎勵規章》,鼓勵有助于了解澳門或澳門與中外人文交流領域具有前瞻性和開創性的相關課題研究。另外,十日還要推出“澳門的世界遺產――學界推廣活動資助計畫”,為發掘社會潛力,提高廣大居民和學生認識澳門歷史文化遺產。
(記者黃鴻斌、陳曉根/攝)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