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拍賣市場回暖 碑帖拓本怎投資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6-02


    隨著近一兩年內地碑帖拍賣行情的回暖,特別是中國嘉德、北京翰海碑帖拍賣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交結果后,碑帖的收藏投資也開始受到許多收藏家的重視,藝術品拍賣行往往也給予特別推介。但是碑帖作為一種高知識水平要求的收藏門類,對于普通收藏者而言要想很快介入還有一定的難度。對涉及碑帖投資的收藏者而言,筆者總結了一些可重點關注的品種以供參考:
    一是原拓本現今市面上由漢代至清代間多少有點知名度的碑帖都有翻刻,許多翻刻摹印失真,刻工粗劣,很難言其藝術價值,價格相應也極為低廉,藏者不能不辨。當然,凡事不可一概而論,有的碑帖在原石一經問世即有翻刻,而不是原石毀損后才有復制。如享有“天下第一行書”厚譽的《蘭亭序帖》。

    二是初拓本即碑帖新刻后的拓本。初拓本一般字口比較清晰,碑體無裂泐,石面無花斑,字跡無漫漶,可稱神氣十足。隨著年代推移,原碑石或風化或水浸,往往使字跡遭受駁蝕,尤其是受到不斷的椎拓,字口漸漸光圓,書法神采必然黯淡。更有文德低下者,在椎拓時有意剜敲字跡,使碑文人為殘損,故其價值遠遜于初拓本。

    三是精拓本碑拓依照拓法和材料的不同,一般分為“烏金拓”、“蟬翼拓”、“朱砂拓”幾種,但是,它們之間并無高下之分,倒是各式均有優劣之別。所謂精拓,一般應符合五個基本要求,一是拓紙精,無論宣紙或皮紙,厚薄要勻凈,密度要緊致,松軟無力的紙不可能產生精拓本。二是拓墨佳,拓本的主要表現力在墨。墨色泛灰則無神采,墨汁膠性偏重則油亮俗氣,而墨汁餿變則散惡氣,藏者必須細辨。三是字口精到。中國書法的精妙之處是筆勢,它比字的結體、線條更加傳神?;劁h頓筆,鉤連游絲,正是表現書家個性風格的要素,往往拓本表現不出來,喪失原作的風采。四是字無涂染。拓本黑白相間,字作反白,神采蔚然,最忌筆劃搽墨。

    四是精裱本碑石尺幅一般都較大,兩米上下的十分多見,有更高者如“華夏巨碑”山西夏縣司馬光祠的《司馬溫公神道碑》,碑石凈高達7米。大幅拓本既難以經常展玩臨習,也難以整紙保存,于是就出現了“剪裱本”,把整張拓片剪開來排列裝裱保護。目前有定論的碑拓經折冊頁本可能出現于宋代,現在我們能見到的早期碑拓大都是冊頁本,清乾隆以前的老拓能整張傳于今世者已極罕見。冊頁本的裝裱也有精粗之別,因為要剪條排貼,必須心細精到,若遇劣工粗裱,非但拼接粗陋,就是前后文字顛倒甚至脫字都是有的,藏者在選擇時務必精心。

    五是流傳有緒本任何一件拓本,無論如何都難以在一家一族傳藏數百年。古舊碑帖拓本歷經人手替換,朝代更迭,在轉換藏家中往往會留有印記、題跋,由此反映出流傳的脈絡。每經一手,就是一段故事,照理都會增加一分附加價值,無疑值得藏家格外注意。

    六是新出土碑帖的拓本近年剛剛在山西太原出土的《齊壽郡公主高氏墓志》,刻石于北齊天寶三年(553年),雖然已歷1400多年,但長期埋藏地下,碑石保存完好,無漫漶裂泐,字口清晰,宛如新治,其文字恰處于漢隸向楷書過渡時期,楷隸混雜,筆劃相摻,一俟出土,備受專家學者賞評,其拓片已流出境外,極具收藏價值。

    從古玩肆所能見到的碑拓拓本,往往都是殘本,盡管拓印也精,裝裱也善,卻因不完整,或缺前部或缺后片,讓人收之猶豫舍之不忍。其實,這類殘本也值得細心考鑒,有的可能是宋拓,有的可能是孤本,只要可以斷準何碑何帖,何年代拓本,也不妨收而藏之。

    來源:中國商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