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四川阿壩哈休遺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5-25





    為實施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的重點課題《三江流域考古調查》,深入了解大渡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文化內涵,由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壩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馬爾康縣文化體育局,聯合組成的大渡河上游考古隊,先后3次對大渡河上游腳木足河及其支流茶堡河兩岸地區進行了全面調查,發現和確認10余處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及采集點。在調查的基礎上,3月,3家單位對馬爾康縣沙爾宗鄉哈休遺址進行了試掘,揭露面積87平方米,發現灰坑等遺跡10余處,出土玉石器、陶器等遺物上千件。

    哈休遺址地處茶堡河北岸三級階地之上,東西長約380、南北寬約260米,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遺址的文化堆積可分為秦漢時期遺存和新石器時期遺存,其中秦漢時期遺存主要位于遺址南部臺地邊緣,破壞程度嚴重;新石器時期遺存分布面積較廣,其中心部分位于遺址西北部臺地上,面積近1萬平方米,局部因晚期改土受到破壞。

    這次試掘地點就選擇在中心北部的臺地邊緣。發現的灰坑開口平面形狀有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等。出土的石器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細石器;陶器有泥質灰陶、泥質紅陶、泥質褐陶、泥質黑皮陶、夾砂灰陶、夾砂褐陶及少量黑彩彩陶;骨角器有錐、笄、簇等;還出土了玉器、少量穿孔蚌器、云母片及大量動物骨骼。

    本次試掘發現了大渡河上游最早的陶塑人面像、涂朱雙孔石鉞、穿孔凹背玉刀,以及目前四川地區最完整的陶小口尖底瓶等。專家們根據這些珍貴遺物及與周圍地區尤其是岷江、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比較,初步判定哈休遺址年代距今約5500—5000年,是分布于大渡河上游地區的一種新石器時代地方文化類型;初步探明了大渡河上游新石器時代及晚期早段的文化基本面貌,為探討黃河上游與長江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交流與互動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蔣明權)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