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寶大會凸顯陶都“收藏熱”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5-19]
一尊尊奇石千姿百態,一件件瓷器精妙絕倫,一幅幅字畫古色古香……17日,在宜興市美術館舉行的“2006年宜興民間收藏展暨賞寶、鑒寶活動”吸引了該市數十位收藏愛好者前來參加,包括錢幣、書畫、玉器、奇石等在內的十多個種類、數百件珍貴藏品,讓現場觀眾無不嘖嘖稱奇。
據活動現場一位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宜興的民間收藏熱高漲,他們組織此次活動就是為了給這些收藏愛好者提供一個展示藏品、相互交流的機會。目前宜興民間藏品數量眾多,含“金”量也頗高。退休教師儲敖生創辦的國內首家“請柬收藏館”,內藏紫砂、金絲絨、玉石、銀、陶等材質的各類請柬上萬張,以及自清代道光年間以來的各種珍貴婚書500多件。一位民間收藏家收藏的各種奇石精品達上千件,最大的重約十噸,最小的僅拳頭大小。另一位收藏家收藏的真跡孤本、南宋蘇顯祖所作的《風雨歸舟圖》,在前不久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民間藏品“首屆賽寶大會”上奪得了金獎。
在活動現場,不少收藏愛好者還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寶貝”拿來請專家鑒賞。一位老先生拿出一件用紗布包裹的青瓷器,經專家鑒定后得知其價值并非很高時,他仍然滿意地說,“以前自己對古玩了解不多,回去后要在這方面好好研究一下了?!币晃粚O先生取出自己身上佩戴的一塊玉器,他說這是自己在古玩店里花100元錢買來的,希望專家鑒定一下到底值不值這個價,當他聽專家說到這塊新疆產的和田玉市場價竟然在3萬元左右時,不禁高興地連連稱謝。據中國收藏家協會的徐建亞先生介紹說,民間收藏熱反映了市民生活質量和品位的提高,他提醒收藏愛好者購買貴重物品時一定要慎重,進行多方面的鑒定。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