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瓷博會今年增展位二成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5-16]
由商務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06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將于今年10月18日-22日在景德鎮舉行。據悉,這是目前我國唯一經商務部批準并親自參與主辦的國際性陶瓷專業博覽會。
瓷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余樂明稱,江西景德鎮素有“千年瓷都”之稱,歷史上,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獨特風格蜚聲海內外。本屆瓷博會分設中國陶瓷博物館、中國陶瓷城、中國瓷園三大展館,共安排1200個標準展位,比上屆增加近200個,國內外最新研發的高新技術陶瓷和陶瓷科研成果也將在本屆瓷博會上亮相和推廣。
但據記者了解,近10年來景德鎮瓷器在南非、歐洲等海外市場屢屢碰壁、在國內也受到其他瓷器產區的巨大挑戰。這與景德鎮瓷器生產近些年來缺乏整體創新和完善的市場機制不無關系。一方面,小作坊作業以及部分陶瓷藝術家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造成陶瓷藝術品文化內涵的缺失及品牌價值的降低。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景德鎮市開始涌現無數的陶瓷小作坊,它們生產的多是粗制濫造的仿制工藝品,這些仿制品的對外銷售嚴重損害了景德鎮陶瓷多年來的美譽,而在市場經濟時代,部分陶瓷藝術家對于如何與市場接軌曾感到困惑,甚至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愿花時間花精力去深入生活尋找創作靈感,同時我國的陶瓷業市場還不夠成熟,購買群體還不懂得真正欣賞陶瓷,大部分人追求的僅僅是藝術家的名氣,這就更助長了一些陶瓷藝術家的浮躁心態,使得作品缺乏創新。
另一方面,盲目的不計成本去生產高質量的瓷器,不參與市場競爭的“官窯情結”,導致了景德鎮瓷器生產與市場脫節。當許多其他地方的民營陶瓷企業開始引入資本、細分市場、紛紛發展自己的特色之時,景德鎮瓷器卻依然還沉浸在昔日的“光輝歲月”之中,只重生產不重營銷,即只重產品的藝術性而忽略了產品市場性?!敖ê闷脚_、擴大貿易、打響品牌、做大產業”的2006景德鎮瓷博會將會為景德鎮乃至全國的陶瓷業提供一個糾正錯位的契機,使其向著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繼續弘揚千年瓷都的璀璨文明。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