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從故宮國寶看皇宮真實生活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5-11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了150萬件國寶級文物,其中大部分都深藏在故宮的地庫里,我們能夠親眼目睹的故宮藏品只占全部藏品的1%。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與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們一起,帶您走進故宮博物院,為您講述一個個國寶背后鮮為人知的人與事。我們的故事從這里開始,還遠未結束……

    “爛漫繁枝鎖故宮,宮花未減舊日紅?!苯洑v了近600年風霜的故宮,依舊雄美而壯麗地展現在世人面前,那婆娑的樹影、媚人的花枝、溫潤的如意乃至威風的銅獅……隨著歲月的流逝,它們所見證的是一座東方古國的文明歷程,更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精神與感悟。從高墻深院的皇宮到顛沛輾轉的國寶珍玩,從皇室奢華的日常生活到地下文物庫的挖掘與探秘,故宮在壯美之余總是透著隱隱神秘的氣息?!肮蕦m里的一切都可以稱得上是歷史材料,從一個側面折射出當時的社會背景,同時反映使用者的心理狀態,每個物件決不只是宮廷藝術特點的單純反映,其背后都有一個或辛酸、或曲折、或欣喜的故事,由它們蔓延開來形成了某些命運的軌跡?!惫蕦m博物院文物管理處處長梁金生告訴記者,關于故宮以及故宮國寶的故事不勝枚舉,它們所吸引我們的將是另一個時空境界鮮為人知的真實生活,穿過塵封的歲月,往事也許可以變得更加鮮活,而這一切都有待在今后的篇章一一為大家開啟。

    99%故宮國寶深藏地庫

    與皇家有關的東西,似乎都得與地下有點關聯,故宮也不例外,但卻不是在皇朝時期,而是始于1986年?!拔覀儸F在通過對外展出,參觀者能夠親眼目睹的故宮藏品其實只占全部藏品的1%?!睋す蕦m囿于古老木結構宮殿保護的需要,在防火、用電管理以及房屋結構等諸方面的制約,致使平時對外展出的文物僅有1萬余件,像織繡錦緞、珍貴字畫之類的珍品均很難向公眾開放。當梁金生告訴記者這個比例的時候,著實讓人吃驚不小,進而帶來的問題就是,那些將要給讀者帶來豐富故事、99%的大部分故宮國寶都身藏何處呢?

    “在故宮博物院專門修建的地下文物倉庫中?!睋航鹕榻B,最早提出建設文物庫是在1982年,當時國家有關部門領導深感故宮地面庫房條件太差,在冬春風沙、夏季高溫酷暑的自然條件下,防火、防盜、防塵、防震等條件均達不到文物保管的要求,經過領導和專家論證,直至1986年才決定建設地下文物庫。這是中國第一座地下文物專用庫,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于1986年開工,到1990年竣工,建筑面積為5000多平方米;二期工程從1994年開工,到1997年完工,建筑面積達17000平方米,兩期合計面積達22000平方米。

    記者在查閱故宮博物院有關資料時了解到,地下寶庫的地板和四周采取雙層圍護,確保地面水和潮氣不侵入庫內,具備戰爭防護能力,具備抗震能力。故宮地庫采用了先進的技術設備,其中包括消防系統、防盜系統、空調系統、文物運送系統和計算機自控系統。其中,消防系統采用了火災自動報警和氣體滅火裝置,按照防火區域配備了足夠的滅火劑。一旦發生火災,系統可在30秒內完成自動滅火噴灑。防盜系統從地上到地下已完全達到了“立體化設防”的標準,可確保文物庫房的絕對安全,同時空調系統對于溫度和濕度都有很好的全自動控制。各系統的負責人員及電腦系統每天24小時不間斷守衛著地下文物庫。故宮博物院的專家依據文物種類的不同將地庫內使用的文物儲藏柜分別設計為密集柜、多層柜、抽屜柜和異型柜,對于書畫、陶瓷類文物還專門襯鋪了天然亞麻布,以防止文物直接和鐵板接觸。此外,文物庫庫區還備有大型的熏蒸消毒機,使每件入庫文物都得到熏蒸消毒,防止文物霉變和蟲蛀。

    梁金生告訴記者,地庫共有大小庫房100余座,單是地庫內的防盜門就價值10萬美元?!半m說故宮國寶很多都藏于地庫,但也不是說人們就永遠見不到這些珍藏,目前故宮的展品都要不斷地交替,根據不同展覽的需要,陳列不同的展品,因此,地下國寶也是有機會與觀眾見面的?!倍鴮τ诠蕦m地庫的具體位置,梁金生只是神秘地笑笑。

    近700人捐給故宮3萬余件文物

    每個來到故宮的人,都會為這里的國寶而著迷,在這座中國最大的博物館里,有文物100多萬件,僅一級文物就有萬件之多。書畫之寶《清明上河圖》、法帖之寶西晉陸機的《平復帖》、織繡之寶沈子蕃緙絲《梅鵲圖》、陶瓷之寶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青銅之寶酗亞方尊、鐘表之寶彩漆描金樓閣自開門群仙祝壽御制鐘、宮廷之寶乾隆款金甌永固杯等等都只有在故宮中才能得以一覽真容。

    “故宮的藏品主要有三個來源,一類是宮廷舊藏,也是故宮藏品的主要部分,包括歷代藝術珍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第二部分就是皇室藏品,因為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因此富含了皇家的起居生活用品、辦公用品等;第三部分就是解放后從社會征集的,或為社會捐贈,或為故宮博物院自己收購、或為各個博物館間調配的藏品?!绷航鹕榻B,故宮藏品涵蓋了國有博物院的收藏門類,并且自成體系,青銅器、玉器、陶瓷、書畫等都可以完成系列陳列。

    “今日故宮琳瑯滿目的頂級藏品有著曲折動蕩的歷史命運,王朝更迭造成的文物流失、太監為銷毀罪證放火燒毀的建福宮、末代皇帝盜運出宮的大量文物……都給故宮文物收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但是眾多愛寶國人不惜以生命相護,在戰亂時期守護了百萬故宮國寶,更加創造了文化史上的奇跡?!睋榻B,外敵入侵、七七事變的戰火迫使故宮博物院繼1933年大批古物南遷后,再度踏上珍寶三路西遷的顛沛之旅,是故宮博物院的國寶守護者們,僅以微小的損失,將國寶平安遷入后方,創下二戰史上人類文化的守護奇跡。

    “感動的故事遠未結束,自1925年10月故宮博物院成立至2005年,先后有近700人將3.4萬多件文物捐贈給故宮。1952年,張大千將他曾棄王府名宅而換得的《韓熙載夜宴圖》象征性開價2萬美金售與博物院;1956年,中國博物館界著名陶瓷專家孫瀛洲受聘于故宮,將珍藏的3000余件文物悉數捐出,僅陶瓷類中被定為國家館藏一級的就有25件;同年,著名收藏家張伯駒將歷盡艱辛得來的《平復帖》和《游春圖》等8件書畫精品無償捐獻……”梁金生指出,他們的義舉大大豐富了故宮文物收藏,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特色與人文精神?!艾F在在故宮景仁宮,參觀者都能看到館內特設的‘景仁榜’,歷年來向故宮無償捐贈文物的人士皆榜上有名,從農民到收藏大家,捐贈者形形色色。同時故宮的藏品也在以不同的形式不斷地豐富和增加,就在故宮大修期間,在太和殿的屋頂還發現了一個書桌大小的帶有牌位的文物,正在研究過程中?!?br/>
    頂級專家也成故宮之“寶”

    穿過幽靜的小路,身旁一處掛著“古器物部”牌子的建筑在靜謐中吸引了我,梁金生告訴我這一組位于外朝東路文華殿東北的殿宇就是從前紫禁城里皇子居住讀書的地方,現在它是故宮古器物部、古書畫部的辦公處所,而故宮中諸多大家就深藏在這樣的殿宇之內,從古書畫、陶瓷、建筑等多個角度研究著故宮乃至史學的深刻內容。

    據介紹,故宮博物院自建院始,就有一大批在當時社會具有廣泛知名度的高知識階層的學者專家加入,薪火相傳,一代又一代的故宮學人在這里成長起來,也漸漸成為故宮重要的鎮宮之“寶”。

    “在古陶瓷研究方面,孫瀛洲先生從學徒到古玩收藏家全憑眼力看古董的方法與陳萬里開創的陶瓷考古研究法相結合,形成了故宮在古陶瓷方面自成體系的主客觀相統一的研究方法?!绷航鹕f,在故宮已經工作了50年的耿寶昌先生是故宮研究瓷器的專家,如今故宮收藏的150萬件文物中,約35萬件是瓷器,耿寶昌先生幾乎都親自鑒定過,而耿寶昌也正是已故大家孫瀛洲先生的弟子。

    “以書畫為例,如徐邦達先生、劉九庵先生、馬子云先生、王以坤先生都是故宮書畫研究的開拓者,而繼承者如楊新、單國強、聶崇正、肖燕翼、王連起、余輝等又構成了故宮書畫研究綿延不斷的生命力?!绷航鹕J為,故宮的專家學者們,不僅從事著日常的學術研究,更加對故宮有著深厚的感情,也正是通過他們用時間和心血所積淀而成的研究成果,才能給更多對故宮感興趣的人們展現一個真實而充滿人文氣息的皇宮,也才能講述出更加婉轉動聽的故事來。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