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陶瓷以假亂真 做工絕倫值得收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4-30]
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國的制瓷工藝達到歷史的頂峰。從品種、器形、圖案紋飾上看,比明代有了提高;其燒制技術、用料又有了許多突破與創新。
由于燒窯溫度提高,瓷器色彩比明代更加鮮艷奪目,透徹明亮。由于發明了釉上彩、墨彩、粉彩、琺瑯彩、釉下三彩、烏金釉、天藍釉、珊瑚紅、松綠釉、胭脂紅等新工藝,瓷器顯得更加豐富多彩,燦爛輝煌。清代的仿古、仿名窯、仿外國瓷亦堪稱一絕,
為瓷業繼承清代以前或國外的燒瓷技術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為發揚古代的優秀文化、科學遺產留下了寶貴經驗。
“五一”期間華寶樓舉辦首屆高級仿古陶瓷精品展,匯集了景德鎮這個千年瓷都孕育的民間仿古頂尖高手作品。在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專家的指導下,經歷了多年的艱苦探索,精心燒制了歷代官窯精品一百多件,每件仿古陶瓷作品無論在胎胚、釉色、畫功、器型等都真實再現了我國各歷史時期瓷文化的特征,其中絕大部分作品達到以假亂真的境界,極具欣賞與收藏價值。知名陶瓷評論家張海國坐堂指點。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