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拍賣市場不規范 書畫市場跌宕起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4-24


    近年來整個大陸的中國書畫投資紅紅火火,令人振奮的消息此起彼伏。就在收藏投資者紛紛看好中國書畫時,2005年12月初北京某著名拍賣公司的秋季藝術品大拍上,中國書畫成交率卻由原先的90%一下子跌到60%多,隨后上海幾家公司的中國書畫拍賣也出現頹勢,給書畫市場的投資者潑了冷水。其實冷靜地分析這兩年的中國書畫拍賣市場,應該有所反思。

    這幾年,拍賣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已經很少有人能報出北京、上海等地共有多少家藝術品拍賣公司了。為了追求利潤,征集拍品是所有拍賣公司最為關心的事了,而一個地區真正的征集品數量是有限的,即使跨地區征集,也因賣家的期望值高而使此項工作困難不少。于是,大批贗品就迎合了一些公司的口味。一方面,由于有關法律法規尚未健全,拍假行為難以用法律來約束;另一方面,贗品拍賣利潤誘惑極大,知假賣假已不是個別現象。

    由于國內拍賣市場炒作之風盛行,人為拔高價格現象嚴重,尤其是對在世的書畫家炒作更為普遍,存在“死人賣不過活人、古人賣不過今人”現象,一些畫商以炒股票的方式進行炒作:首先是挖掘題材,如某人成了院長、協會主席等等,然后利用新聞媒體宣傳,當市場上已有不少人關注時,乘機高價拍賣吸引人們介入。當投資者盲目大量跟進時,他們已順利完成運作而去選擇新的炒作對象了。而高價位買入者何時解套難以預料。

    此外,由于人們較為認同曾經出版過的作品,于是一些制假者為了追求更高利潤,不惜花幾萬甚至幾十萬元出版畫冊、編故事,畢竟對動輒上百萬元一件的作品來說,這不算是大投入,而贗品一經出版,其在拍賣市場上成交的概率已近100%,還可賣個好價格。

    今年4月初舉辦的“朵云軒第32屆藝術品拍賣”,給2006年拍賣市場帶來了曙光。事前許多業內人士看到拍品底價偏低,想在起伏不定的市場中尋找投資機會,但拍賣結束時大多感嘆沒有“撿漏”可能,近半作品是在底價4、5倍以上價格成交的,說明市場并沒有一些投資者想象得那樣糟。目前近現代海派藝術家的作品價格和北方藝術家相比,仍有不小距離,如吳湖帆、賀天健、劉海粟、馮超然、沈尹默等作品還是有不少投資機會的。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真正的藝術品價值始終處于上升趨勢,加上其數量有限,投資回報率高于其他投資品種。因此冷靜看待市場,認真研究投資對象,只要不人云亦云,正常的藝術投資一定能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

    來源:東方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