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現大規模唐宋寺廟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4-18]
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部門日前宣稱在邛崍市發現了唐宋時期級別較高的大規模寺廟遺址,這一發現為研究佛教在中國南方地區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證資料。
在現場負責發掘工作的佛教考古專家張雪芬介紹說,可以確定該遺址就是上世紀40年代曾出土大量唐代石刻造像的龍興寺遺址。該遺址現存面積約10萬平方米,保存狀況相對較好。
史載公元705年,唐中宗下令各州修建中興寺(觀)一所,寓意大唐中興。公元707年,中宗正式即位,為避中宗之諱,天下中興寺均更名龍興寺(觀)。
張雪芬說,這次發掘基本弄清了龍興寺的生活區、墓葬區、禮拜區等布局情況。其中,羅漢殿殿基宏大,構筑考究,保存完好,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較早的始建于北宋的羅漢殿遺址,在宗教和建筑史上有較高研究價值。
在龍興寺遺址,考古專家目前已發掘出石刻造像、經幢、經版、陶佛像、陶瓷生活用品、玩具、銅鏡、錢幣、建筑構件等各類文物上千件。
張雪芬說,唐武宗于會昌年間(公元841年至845年)曾發動過全國性的毀佛事件,這座寺院卻仍有造像刻經活動,證明這是一處級別較高的寺院,不在拆毀之列。
另據介紹,唐代后期,成都是密教發展的中心。遺址中大量陀羅尼經幢的發現,為研究川西密教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信息。
新華網成都(記者苑堅)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