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印度巴德里遺址的發掘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3-03-13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成就之一就是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的發現。這一輝煌的古代文明繁盛于公元前3千紀中期。近一個世紀以來,有關哈拉帕文化的研究成果斐然,其中對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巴德里(Padri)遺址的發掘尤為重要。遺址位于巴德里村南2公里處,北距古吉拉特邦的包夫納加爾(Bhavnagar)55公里。整個遺址的面積近5公頃,文化層堆積厚度約3.5米。經過近些年的考古發掘,現已初步整理出該文化遺存大致屬于三個時期。

      第一期:哈拉帕文化形成期

      巴德里遺址文化堆積的底部第一次發現了厚約60厘米的哈拉帕文化形成期地層,其碳十四年代為公元前3000年至前2600年。該期又可依據建筑物形制的差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長方形泥土房的廣泛流行為標志,這些建筑多與人類的居住行為有關,因為室內擺放有一定數量的炊煮和儲藏器皿。第二階段則以大型的多間房屋為特征,迄今已發掘出10間。巴德里遺址的文化特征從哈拉帕文化的形成期到繁榮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尤其在陶器的組合方面。那種被稱為“巴德里陶器”的彩繪紅陶器在開始階段制作粗糙,后經逐步改進,并最終演變成哈拉帕紅陶器。

      第二期:哈拉帕文化繁榮期(約公元前2500至前2000年)

      哈拉帕文化繁榮期的巴德里居民以鹽業作為主要經濟支柱,這也是惟—一處可以確認從事鹽業生產的哈拉帕文化遺址。這一期的建筑物皆為粘土筑成的單體房屋,而極少用磚為建材。

      這一期的典型器物除Saurashtra類型陶瓷外,還新出現了一種管狀的噴嘴。應該提到的是,遺址中還發現了兩個繪著有角神像的紅衣黑彩陶罐。其中一個繪有戴獨角形頭飾、穿草裙并極具動感的完整人像,另一個則繪有頭發蓬松并戴三角頭飾的人物形象。這類器物在當地尚屬首次發現。當然,遺址中最重要的發現還是一只長14厘米,重41克的銅質魚鉤,如此巨大的銅魚鉤此前尚未見諸報道,這一發現表明哈拉帕文化的居民己經掌握了熟練的深海捕魚技術。

      第三期:歷史時代早期(約公元前2000至公元200年)

      遺址歷史時代早期遺存的年代可以根據出土的兩枚Kshatrapa王朝錢幣和一塊刻有閃米特文字的粘土塊,確定大致于基督教時代的初期。歷史時期最重要的發現是一座寺廟遺存。這座長方形的寺廟內發現有兩個可能用作祭壇的土臺,出土的三個Lajjagauri神像中兩個為紅陶質,另一個則以片巖制成。
    來源:中國文物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