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收藏博覽會為何忽然發燒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3-23


      近兩三年,收藏越來越紅火,應運而生的展會經濟越發火爆,各種與收藏有關的博覽會,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古玩博覽會、畫廊博覽會、藝術博覽會……名目雖然各不相同,但面對的觀眾都是各類收藏者。據統計,國內每年大約有20個左右不同規模和組織形式與收藏相關的博覽會,如中國藝術博覽會、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中國書畫藝術博覽會、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北京中國古玩藝術博覽會、上海藝術博覽會、上海春季藝術沙龍、廣州藝術博覽會、西湖藝術博覽會、大連國際藝術博覽會等等。

      從2006年4月開始,僅在北京將要陸續舉辦的大型收藏博覽會就有七八家之多,上海、廣州、杭州等大中城市也有大大小小的博覽會準備開幕。這些收藏博覽會為什么“一夜”之間開遍了大江南北?它們在藝術品市場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又存在哪些問題?

      董夢陽:北京愛特菲爾文化有限公司CEO
      謝金木:北京蜜雪兒藝術中心董事長
      云 陽:江蘇省古陶瓷研究會理事
      張 娟:本報記者

    博覽會為何這般熱遍南北

      記 者:據統計,目前國內與收藏有關的博覽會的數量是2004年前的兩到三倍,并且呈現出遍地開花的局面,是什么原因促使博覽會如此火爆?

      董夢陽:藝術品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

      藝術品市場在不斷細分,拍賣、博覽會、畫廊、收藏機構、地攤,博覽會是市場的一級。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發展到今天,需要有博覽會。一方面,畫廊、收藏機構,甚至是畫家、藝術家、工藝大師本人需要通過博覽會展示自己、結識藏家、與同行交流;另一方面,藏家也希望在同一個地方欣賞到更多的藏品,了解市場的動向。而對博覽會的主辦方來講,有兩方面的需要自然不愁招不來展商、賺不到錢。博覽會遍地開花也就不奇怪了。

      更重要的是,博覽會對市場的規范化有著相當大的作用。我們已經習慣于買一件衣服不可能到廠里買??墒撬囆g品呢?應該去哪里買?藝術品不同于其他的商品,藝術品有一個附加值,可以保值和升值。當然也可以直接從藏家、從畫家、從地攤買,但這不是市場的全部。經濟發達、繁榮的市場,應該也是一個功能多樣的市場,如果完全像農民一樣自產自銷是比較原始的操作,那是在沒有經濟制度的前提下。而博覽會的目的是推動市場規范性。博覽會讓機構參展,讓畫廊、讓古玩商參展,說得通俗一點兒就是讓藝術品“專賣店”參展。

      謝金木:博覽會與市場互動攀升。

      文化部今年9月要組織大型的藝術品收藏與投資博覽會,這應該是政府首次介入收藏博覽會。政府為什么會這么做?還不是看中藝術品市場非?;馃?,藝術品的經濟價值在迅速提升。當然,辦博覽會本身有利可圖。

      市場熱,所以要辦博覽會,而舉辦博覽會又反過來可以把市場炒得更熱,為藝術品市場“敲鑼打鼓”。不信到拍賣會、博覽會上看看,生面孔越來越多。有這么一個故事。山西一些老板,對藝術品可以說并不熟悉,也不請什么專家掌眼,但是他們認為在拍賣會上只要一看到哪件拍品舉牌的人多,就跟著舉,準錯不了。這些說明什么?藝術品市場人氣越來越旺,“盤子”越來越大。

      云 陽:展會經濟有利可圖。

      展會經濟,可能是經濟全球化的一種趨勢,收藏界也不能免俗。2005年9月的第8屆古玩藝術品博覽會,走進了北京CBD核心的中國國際貿易中心,4天交易額達1.3億元,為歷屆之最。不難看出,博覽會有漏可撿、老外成了大賣家、精品成為搶手貨,主辦方金銀滿缽,何樂不為?于是國內一些大中城市收藏博覽會,也猶如“超女”般紛紛閃亮登場。

      這些收藏博覽會演繹著收藏市場“怒放的生命”,也帶動了周邊的經濟發展。藝術品市場地攤要有,古玩店要有,拍賣會要有,高檔博覽會也要有。拉開檔次,增加容量,各有所好,各取所需,擴大收藏群體,這能提高普通收藏者的積極性、增添收藏市場活力、帶動周邊經濟發展,于國于民于商都是有好處的。

    博覽會讓市場得到什么

      記 者:藝術品市場現在有拍賣會、畫廊、文物商店、交易市場,而博覽會從形式上看似乎是移到展覽館的大集市,對藏家來講,博覽會值得一看嗎?畫廊、古玩商、收藏機構都比較樂意參加博覽會,他們從中又能得到什么呢?

      云 陽:博覽會上買藏品也要慎重。

      各類博覽會并沒有準入制,也沒設門檻,更沒拒絕觀眾。且不論真假,人人都能從博覽會上看到古玩、書畫或其他工藝品。收藏要有眼力、心力、財力,這“三力”中,眼力很重要,沒有眼力,“功夫”不行,只會吃虧。對普通收藏者來說,多看很重要,見多才能識廣,藏家若有機會也不妨去博覽會看看。但如果眼力不濟,最好是只看不下手,因為博覽會的水平參差不齊,就算是檔次比較高的博覽會也不一定就是藏品保真、價格合理的。

      普通收藏者大多不會專門趕場子去參加某個全國性博覽會,也多半不會在這種博覽會上買藏品,畢竟這些博覽會上藏品的價格可能是普通藏家很難承受的,除非碰到特別滿意又價錢合理的也許會樂意“掏銀子”。但總的來說,博覽會恐怕不是撿漏的好地方。

      謝金木:經營者可以發掘潛在客戶。

      博覽會最大的作用是發揮集中效應吸引上萬的觀眾群。一個畫廊或古玩商、收藏機構獨立辦展,也許只能吸引一兩百最多一兩千的觀眾,而博覽會就不一樣了。幾乎所有的展商都會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參展,那么多好的展商聚集在一起,自然會吸引更多的收藏愛好者。

      對于展商來講,在博覽會上直接交易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博覽會對展商最大的意義是能夠認識更多可能的、潛在的藏家。博覽會的觀眾在收藏群體里屬于中高端,但即便是他們來博覽會都是以“看”為主,不會馬上就掏錢買。不過,如果他們對你的東西感興趣,可能會主動來跟你交談,甚至跟你“磨”,無非是希望用更便宜的價錢買到喜歡的藏品。在這個“磨”的過程中,你就能交到很多朋友,這就是你后續的客戶源。此外,在博覽會上還能跟自己的同行交流,看看他們都在賣什么,通過這些能觀察到市場的動向。

      當然,藏家也能在博覽會上獲利。我知道的一個藏家在博覽會上買了一張畫,12萬元,還沒出門就有人愿意給15萬元,再過一個月,價錢就能出到25萬元,其實,也不要嫌博覽會上的東西價錢比一般的交易市場貴,只要眼力好,“撿”到好東西絕對有可能。

      董夢陽:是藝術品市場的集中宣傳。

      衡量一次博覽會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成交額,博覽會是商業活動,不是純粹的藝術展覽,不過,成交額不是惟一的標準,現在經常會提到場內交易額和場外交易額,何為場外交易額?其實,博覽會最本質的作用是集中宣傳,是為市場集聚人氣。場外交易額怎么來?就是從人氣里來。所以,現在的博覽會雖然多,但都不愁招不來商,引不來觀眾,因為博覽會和一般魚龍混雜的交易市場比,檔次明顯要高,優勢很明顯。

    博覽會需要擦亮眼睛嗎

      記 者: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博覽會雖多,但也是檔次不一,魚龍混雜,且大多定位不準,藏家去博覽會也需要擦亮眼睛。這些問題怎么解決?國內的博覽會應該往什么方向發展呢?

      云 陽:相關部門要扎口把關。

      應該說民間有寶可尋,藝術品市場也有漏可撿,全國性的藝術品收藏博覽會水平自然也不差。不過,現在博覽會名目很多,一些中小城市也會有藏品交流會,但魚龍混雜,“新加坡”(新假破)多,能入眼入藏的東西少。再加上,博覽會的門檻相對比一般市場要高,一些展商為賺錢亂定價。

      相關部門要作為,要加強管理,要扎口把關。如果收藏博覽會,搞成現代瓷器展銷會,仿古贗品集散地,只會令廣大收藏愛好者反胃。我覺得收藏博覽會藏品應該是豐富多樣并且保真的,價位應該是適中的,這樣或許能對收藏者更有幫助。

      謝金木:在質上應該精益求精。

      目前我們的博覽會跟國際頂級的比差距很大,畢竟人家都發展了二三十年了,定位明確,能找到很多頂級的藏品參展,自然能吸引國際性的藏家。但是,就我們現在發展的水平,國內的博覽會大多也算不錯,做得很認真。不過,北京今年的大型博覽會,有好幾個時間都靠得很近,對展商來講,必然會有所舍棄、有所選擇,博覽會太多、安排得太密,展商和觀眾都會產生一種疲勞感。就好像現在的拍賣會,越來越多,時間集中,一些藏家都覺得疲于奔命了,博覽會應該吸取這種教訓,往質的精益求精而不是量的增多上發展。

      國內很多大中城市都在辦博覽會,但我有一個想法,一個精品博覽會其實可以安排成循環的方式,就好像俄羅斯的巡回畫派那種性質,一站一站地去辦,去吸引更多藏家和潛在藏家,這對市場的培育和活躍作用很大。

      董夢陽:博覽會需要整合。

      博覽會這幾年發展迅速,數量增多,必然就會有好有壞,一些博覽會定位不準,就像是雜貨大賣場。藝術品市場這種情況比較普遍。比如,拍賣公司現在也是層出不窮,很多人也說拍賣行太多、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博覽會也是這樣。藏家去博覽會當然也要有所選擇,增強眼力。市場需要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淘汰一些小的、雜的、劣的博覽會,整合成幾個或十幾個規模檔次都較高、定位明確的博覽會。

      國內的一些高檔次博覽會在操作水平、操作理念上與國際大的博覽會,比如巴塞兒博覽會、紐約亞洲藝術周等相比確實有差距,畢竟中國的藝術品市場還不是規范的市場,離建立一個規范市場的目標還很遠,但終究是開始努力了,博覽會的成熟需要一個過程。


    來源:中國商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