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名家觀察:中國沒有職業鑒定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3-14


    目前,藝術品市場假貨泛濫,欺騙了很多消費者。是否應把“打假”引入收藏領域呢?為此,筆者采訪了陶瓷鑒定專家毛曉滬先生。

    毛曉滬說,當今文物市場假貨泛濫情況非常嚴峻,整頓這個市場首要是打假??墒菙[在眼前的問題是,國家至今沒有實行鑒定師資質考核制度,沒有打假的人和機構。有人曾比喻,“藝術品市場就像一場沒有裁判員執法的足球賽”,為了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各大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紛紛承擔起了本應是職業鑒定師的角色。但即使是大博物館里的專家,也就比一般人多見過幾件真東西,未必就能看出市場上大量民窯瓷的真假?,F在有這樣一種現象,越是大博物館的大牌專家,就越不會鑒定,往往對一件東西各說其詞,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鑒定標準。因此,文物市場目前打不成假。

    假文物對市場的危害是可怕的,如果一件假東西連專家都不敢認,那么它就會嚴重擾亂市場,而且會坑害消費者,這時候該怎么辦呢?

    毛曉滬接著說,現在的博物館雖然人才濟濟,可是并不能駕馭當今市場。老一輩專家的經驗過時,新一代人又養成了在博物館“吃大鍋飯”的惰性,造成文物鑒定的“信任危機”?!皩W術研究”和“辨偽”是兩回事,學術界有的專家寫過多部著作,但不一定能辨真偽。這就造成許多剛入門的收藏者先開始迷信文博專家,可由于專家經?!按蜓邸?給他們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結果專家在收藏者心中的地位急劇下降。我認為責任應當出自專家,溯其根源還是在文博界幾十年的陳舊體制。

    現在的專家看不起生意人,也不了解市場,造成博物館非常封閉。正是這些博物館里的人幾十年脫離實踐,改革開放后又脫離市場,才出現造假者以騙博物館為榮,以騙過博物館為最大的勝利。博物館因此受騙上當的次數越來越多,弄得他們自己也變得草木皆兵,看什么都不敢認。

    毛曉滬說,正是由于我國鑒定行業人員的混亂,才造成收藏市場的混亂。因此,國家應制定相關的法規來規范市場,鑒定者應當有相應資質和承擔應負的責任。

    真正的鑒定專家應該是從“造假”和“市場”兩個環境中磨練出來的,而不是從學校和博物館里培養的。鑒定應該與時俱進,要把傳統鑒定和現代科技檢測相結合,給收藏者一個真實準確的鑒定結果。這就需要一大批年輕有為的實戰派鑒定專家擔當起重任,利用他們的銳利眼光和豐富的經驗,構建起與市場相結合的鑒定方法,才能真正做到為文物打假。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