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藏家不愛西方藝術品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2-21]
與中國商界精英們都擁有裝飾豪華的別墅一樣,香港著名收藏家張永霖先生也有一套可以俯瞰維多利亞港的住房。房間內的裝飾品幾乎清一色是中國的藝術品:起居室的顯著位置上擺著臺灣著名雕刻家朱銘的作品——一個巨大的抽象派青銅雕刻作品;臥室的入口處掛著著名國畫大師齊百石兩幅價值連城的水墨山水畫;旁邊掛著的是中國已故藝術家林風眠的作品。
這些古色古香的擺設顯示出主人的富有和尊貴。而張先生在蘇富比倫敦拍賣中心拍得的藝術大師莫奈的作品則被安置在起居室的角落里。
在過去20多年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產生了一大批財富新貴。亂世買黃金,盛世買古董,是中國傳統的理財觀念。隨著富有階層的日漸壯大,中國傳統藝術品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尤其在過去3年里,中國藝術品的價格呈現穩步持續增長的趨勢。
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這些新貴們只對傳統的中國藝術品情有獨鐘,對西方藝術品卻冷眼相看。在近期舉辦的一些拍賣會上,許多西方名作甚至乏人問津。
佳士得拍賣公司亞洲業務負責人Ken Yeh說,在過去的兩年中,中國內地的收藏家購買了畢加索、雷諾阿的作品,另外還對凡·高和莫奈的作品表現出興趣,但在拍賣現場沒有競拍成功。
由于有英國殖民的歷史,香港收藏家在選擇收藏品的時候更具有世界化的觀點,購買西方藝術品時比較積極,在過去的兩年中,有畢加索、埃德加·德加、奧古斯特·雷諾阿、塞尚和凡·高的作品在香港找到了買家。
有緣無分
上世紀80年代,當日本的經濟繁榮時,日本的銀行、保險公司以及個人收藏家大量買進西方畫家的作品,這曾經引起藝術界的震動。俄羅斯的石油寡頭也頻頻出現在藝術品市場上。藝術品成了炫耀財富的最好方式。但是,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卻并沒有給藝術品拍賣帶來應有的活力。
日本的稅收制度鼓勵人們把藝術品作為一種投資選擇,但中國的稅收制度則不鼓勵人們這樣做。中國內地對進口藝術品要征收高額的稅收,限制富人把巨額資金轉移到國外的能力,這使他們很難在西方的拍賣行進行競購。
另外,中國經濟現在的經濟總量僅僅是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的一半,但中國的人口卻是當時日本人口的10倍多。雖然中國有一些富翁,但作為一個國家來說,中國還是相當貧窮的:去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1740美元,而日本在15年前的人均數額就達到了29600美元。
Ken Yeh認為,在中國內地,要收藏家購買西方的印象派藝術作品、現代繪畫還為時過早。但是,在未來的幾年中,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富裕商人將成為西方藝術品的重要買家,對這一點很少有人懷疑。
在中國銷售西方藝術品最大的障礙是,潛在的購買者對西方藝術品的認知度太低,尤其是對那些年紀比較大的購買大戶來說。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是個非常國際化的城市,1917年俄國大革命后,許多俄羅斯富人帶著他們的西方藝術收藏品來到上海,這對當時的藝術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包括林風眠在內的許多中國著名畫家都是在那段時間學習西方文化的。
張永霖先生說,對西方的藝術品感興趣的人大部分是40多歲,或者更年輕一些,這些人基本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他們的教育生涯中曾經受到過西方文學的影響。網絡富翁和金融家對西方的藝術品表現出強烈的購買欲望,而制造業的老板卻興趣不大。
“紅娘”的擔心
佳士得和蘇富比等拍賣公司正在盡力提升中國收藏家對西方藝術品的興趣,在最近的兩年中,在一些西方的印象派藝術作品在紐約和倫敦拍賣前,他們會把這些藝術品先運到香港去展覽。
蘇富比1月17日在香港舉行的展覽吸引了眾多人的注意,展品中有著名畫家保羅·高更在1902年后創作的作品,另外還有莫奈和畢加索的作品。
這次展覽之前,蘇富比亞洲和澳大利亞地區的負責人Howard-Sneyd說,雖然有些中國的收藏者希望參加這次拍賣,但他對中國人是否有重大的購買行為還沒有十分的把握?!爸袊诉€沒有表現出購買西方藝術品的強烈欲望?!彼f。
按照國際慣例,用飛機把西方藝術品運到中國內地,要在海關耽擱3到4周的時間,即使這些藝術品運到中國來是展覽而不是用來銷售的。所以當有藝術品要來中國時,拍賣公司的人會把藝術品小心地包裹起來,放到旅行箱里帶上飛機,這樣就能快速地通過海關。Mr. Yeh說,雖然這樣做冒著箱子和藝術品被盜的危險,但是這并不是他們最擔心的事,最讓他們感到不安的是,由于飛機限制了旅行箱的大小,使得比較大的藝術品無法到中國內地與中國收藏家見面。
許多來中國展覽的藝術品不是運到內地,而是運到香港,在香港的免稅區通關僅僅需要不到一天的時間。兩年前,為了刺激香港經濟的復蘇,中國放松了內地居民去香港的限制,使更多的內地收藏愛好者能在香港一覽西方藝術品的風采。
然而,作為藝術品的停留地,香港也有許多自身的限制,天氣炎熱、多霧,從4月到10月初的空氣都很潮濕,雖然拍賣場有很好的空氣溫度和濕度的調節設備,但是在夏天的時候,拍賣公司運藝術品到香港會非常謹慎,許多易碎的東西也不能運來。Howard-Sneyd說,“我們只能運送那些能夠經歷得起旅途顛簸的藝術品?!?br/>
緣分值得期待
雖然,要西方藝術品引起中國收藏家的廣泛興趣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培養過程,但業內人士對中國內地市場的評價與期望從來沒有降低。
“在1995年到2000年,在拍賣中我沒有遇到競爭對手,但是,在最近北京的幾次拍賣會上,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睆堄懒叵壬f,“最近幾年來我在競拍中國藝術品時屢屢失手,這預示著,不斷發展的內地藝術品市場有一天同樣會成為西方藝術品的強勁買者?!?br/>
上海當代藝術館的館長何慶基說,“在中國,光生活上富裕起來還遠遠不夠,還得表現得非常有教養?!敝袊哪贻p人對西方的文化有很大的熱情,雖然,中國富有階層對西方藝術品的欣賞水平還處在初級階段,但只要假以時日,中國的財富新貴們就將成為西方藝術品的重要買家。中國人對西方藝術品產生需求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來源:新世紀周刊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