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青瓷收藏升溫專家提醒民間投資需謹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2-08]
春節前夕,一位龍泉籍民間收藏愛好者花了10多萬元,從廣州一家古玩市場購得一件口徑為40厘米的龍泉青瓷大盤,交易時對方聲稱該盤為明初龍泉官窯瓷器,具有極高收藏升值空間,但事后經專家鑒定,這件龍泉青瓷大盤為同時期的龍泉民窯瓷器,有收藏價值但升值空間不大。眼下,在我市的民間古玩收藏者隊伍中,像這樣上當的人還有不少。
去年龍泉大窯發現明初官窯后,龍泉青瓷在海內外的名聲大噪。今年春節長假期間,在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CCTV首屆賽寶大會上,由麗水處州青瓷博物館選送的明初龍泉官窯刻花大墩碗一登場亮相,就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從3萬多件藏品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銅獎,龍泉官窯再一次得到國內眾多權威專家的認可。與此同時,國內外各地收藏市場龍泉青瓷的價格也開始攀升。去年,在重慶舉行的央視首屆民間藏寶重慶選區的拍賣會上,一件宋代龍泉窯的琮式瓶,起拍價竟高達800萬元。
在我市目前的民間收藏隊伍中,主要由企業主、職業收藏家和業余收藏愛好者三部分組成,收藏品主要有書畫、錢幣、瓷器等,其中收藏龍泉青瓷的人數已超過千人,其收藏的目的除了受“盛世收藏”價值取向的影響以外,主要用于投資增值和興趣愛好。我市作為龍泉青瓷的發源地,為收藏者提供了廣闊的收藏空間,自龍泉發現官窯遺址以來,在我市的收藏愛好者中也隨即掀起一股龍泉青瓷收藏熱,許多人紛紛出資購進龍泉青瓷,以期能收到一件官窯瓷器。
處州青瓷博物館館長葉英挺提醒我市的收藏愛好者:投資龍泉青瓷的風險比較大,收藏者在購進時一定要持理性和謹慎態度,謹防被“套牢”。在收藏龍泉官窯青瓷時則更要當心,因為官窯與民窯盡管有天壤之別,但一般業余收藏者難以對瓷器的窯口、年代等作出準確判斷,因此在收藏時極易出現失誤,從而造成損失。
來源:麗水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