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江蘇取得土墩墓考古發掘重要突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12-21



    江蘇在江南土墩墓考古發掘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12月18日,寧常、鎮溧高速公路土墩墓搶救性考古發掘成果匯報會在南京博物院進行,主持這項考古的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林留根表示,這次土墩墓的發掘不僅豐富了江南土墩墓的內涵,而且在土墩墓的形制結構、埋葬習俗等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土墩墓是青銅時代江南地區特有的埋葬方式,一般沒有墓坑,采用堆土掩埋、平地起封的特殊方式安葬,主要分布在蘇南、皖南、浙江一帶,江蘇地區以句容、金壇一帶分布尤為密集,江蘇省在建的寧常、鎮溧高速公路正好穿越這一區域。從2005年4月11日到9月中旬,在江蘇省文物局的組織下,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館等10支考古隊對高速公路沿線的土墩墓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

    林留根介紹,考古隊先后調查發現土墩墓46座,因高速公路建設徹底破壞6座,實際發掘土墩墓40座。共清理墓葬233座、祭祀器物群(坑)229組、喪葬建筑14座,出土文物3800多件,可以說是江南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土墩墓考古發掘。

    林留根表示,這次考古為江南土墩墓的研究提供了許多最新資料:進一步確認了土墩墓一墩一墓與一墩多墓現象并存;首次發現一墩多墓的向心布局結構;發現土墩墓中存在堆土掩埋與豎穴土坑的墓葬;發現了形式多樣的墓葬建筑,且分墓上墓下兩種;首次發現墓地界域;明確了土墩的營造過程。

    林留根認為,這次考古發掘的最大收獲就是憑借考古層位學還原青銅時代江南土墩墓的營造過程及其社會面貌,并在土墩墓的形制結構、喪葬習俗等多方面取得了新進展,不僅廓清了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土墩墓的一些模糊認識,同時也為江南地區青銅時代的社會結構和土著文化,土墩墓的源流、分期和分區,以及土墩墓的保護和利用等重大課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參加這次報告會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十多位考古學專家。專家們表示,江蘇這次高速公路沿線40座土墩墓的發掘有許多新發現,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土墩墓的研究工作,同時也提出了許多新問題,如一墩多墓中的社會成員之間是何關系,不同的土墩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系,墓上、墓下的建筑遺跡是何性質等等,這些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記者王力)


    新華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