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 傾注著韓美林的巨大心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12-10]
小小福娃,傾注著韓美林的巨大心血。
日前,北京奧組委向全球正式發布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作為福娃設計組的負責人,著名美術家韓美林,又一次引起關注。
“福娃”韓美林,當然不是韓美林的全部。雕塑、繪畫、書法……多種藝術的創作與造詣,成就了韓美林的事業。
上周四,本報記者飛赴北京,獨家采訪韓美林。從“福娃”到藝術,從文化到人生,我們更感受到了一個魅力韓美林———大師的風趣與風骨,生命的深邃與簡單。
清晨,趕到韓美林在北京通州的工作室時,他的助手告訴我們:“韓老師還在休息,昨天晚上他一直忙到凌晨四、五點?!?br/>
想起昨夜,我們從上海飛抵首都國際機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班機上,那只寥寥數筆勾勒而出的火紅鳳凰,異常奪目;行駛在北京機場高速路上,廣告牌上巨幅北京申奧標志,耀目地掠過車窗;在這些視線的間隙,我們還一次次想起那五個可愛的福娃。
就這樣,我們與這些形象的締造者———韓美林之間的距離,被拉得很近。
這個創作了許多作品、被媒體冠以無數美好詞匯的韓美林,究竟是怎樣“一個韓美林”?
“福娃”韓美林
10點10分,韓家客廳,采訪如約進行。
烏發滿頭,雙目炯炯,眼前的韓美林絲毫不顯連夜忙碌的疲憊。一開口,脆生生的山東口音就如同山東大棗,爽快。這樣一個韓美林,當然和我們預知的“69歲的老人”完全對不上號了。
第一個話題,是福娃。這一說才知道,他昨夜的忙碌,就是為了“操持”自己剛在新浪網上建起來的博客。而博客上最受矚目的,自然也是福娃。
網上有人問起福娃抄襲日本漫畫的傳言,韓美林很慎重很真實地回復了。
“這當然是無稽之談,是一個天大的誤會?!鄙頌閵W運吉祥物設計組組長,如此詆毀是韓美林無法容忍的,“設計之初,我們就設想,要讓福娃的每個細胞里都糅進‘中國’兩個字,我們做到了!”
五六次設計人員變動,五六十次設計方案改動,四五千張設計草圖畫了又畫,終于———這五個小精靈得以誕生。
從622件來自國內外的征集稿,到最后的定稿,其中凝結了太多人的心血。討論、爭論,冥思、苦想。近一年時間,終于打磨出了五個憨態可掬,融合了奧運五環、中國五行、世界五洲等豐富內涵的吉祥物,艷驚世界。
“五個福娃,是從墻縫里蹦出來的,不容易??!”夜深人靜時,設計組的其他人員都已入睡,韓美林卻睡不著。他獨自勾勒著設計草圖,一遍又一編。心臟病兩次復發,他吃了兩次救心丸,依然伏案創作。興致正濃時,雖已身心俱疲卻依舊抑制不住創作的沖動。凌晨4點,韓美林在寒冷的冬天里沖了一個冷水澡,“這一涼啊,可真精神,設計初稿也就出來了!”終于,今年農歷二月初二,中國傳統“龍抬頭”的日子里,韓美林一個激靈,給娃娃們戴上動物特征的帽子,五個福娃的平面設計初稿一氣呵成。
為了這五個娃兒,韓家來了個全家總動員,設計地點直接安在了韓美林工作室。妻子周建萍在中國影協金雞百花獎的大型活動部工作,卻也放下了手頭所有的工作,為幾位設計者煮面燉湯,端茶送水,當起了設計組的后勤保障員。
問起五個吉祥物里最喜歡哪一個,韓美林樂了:“這五個小東西都是我一手畫出來的,我就像他們的父親。俗話說,再丑的娃父母都愛,它們五個我都喜歡?!?br/>
“福娃一問世就好評如潮,但也有人不喜歡福娃,說它們不夠時尚、不夠現代。您怎么看?”
“吉祥物設計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創作,它承載著我們中華民族13億人的感情。接下這個任務的時候我就想,這一次,咬著牙也要把屬于我們自己民族的東西推出來,哪怕被一些年輕人所不理解。有人說福娃‘土’,有人說福娃‘俗’,正是這‘土’和‘俗’,才表達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真正內涵。五個福娃一個‘爹’,這個爹,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毖哉Z間,韓美林顯得異常堅定。
歷經艱辛孕育福娃的設計小組,沒有要報酬,只接受了奧組委的1元錢作為精神鼓勵。
藝術韓美林
目光觸及韓美林作品的瞬間,我們懂得了那1元錢背后,藝術家韓美林的境界。
眼前這個“中國美術家協會韓美林工作室”,是全國第一家以藝術家個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也是中國美協至今唯一一家由美術家領銜的工作室。
步入韓美林藝術品展廳,仿佛是一次毫無準備的闖入———瞬間,我們被鎮住了:中國畫、書法、雕塑、雕刻、陶瓷、青銅、剪紙、民間工藝作品……各式藝術精品布滿整棟五層樓的展廳。除了福娃、國航標志、申奧標志等為我們所熟知的經典之作,“母與子”系列雕塑、書法作品、郵票設計圖案、五彩斑斕的布老虎……各式作品,或憨態可掬、或精巧嫵媚、或氣勢磅礴、或質樸天成,一時竟不知把目光投給哪一件為好。
在以動物和人物為主的繪畫、雕塑作品中,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與西方藝術的精髓膠著、糅合,寫實、夸張、抽象、寫意、工筆、印象等諸多手法被巧妙地融為一體。有人說,韓美林的作品已達到高、遠、深、新的境界,加上他作品的線條美,而讓人們享受到一種永恒的美。人民大會堂澳門廳、國務院等處都掛有他那鬼斧神工般一氣呵成的巨幅國畫。
穿行于件件作品之間,我們好奇著:無論在美國的曼哈頓,還是在北京的中國美術館,甚至搬去田間地頭,為什么韓美林的個人作品展總是驚人地火爆?
“一把草值錢在智,兩塊泥千金靠巧?!眽︻^這幅由韓美林書寫的對聯,給了我們一個絕妙而無言的答案。
五層樓的展廳里,蔥蘢著一種欣欣向榮的力量,也氤氳著溫暖的愛意。走出來,忍不住帶著笑,細細回味。
“我搞設計幾十年,一直圍繞吉祥二字,我的作品上萬件,沒一件叫苦的?!眲撟髦械捻n美林積極樂觀,他傳承的是幸福,是快樂。
在韓美林看來,藝術是有生命的,而這個生命的根就扎在民族的土壤里。這個根,經歷了幾千年歷史的沉淀,已深植于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審美觀、創作觀。
為了這個“根”,韓美林常常游走于民間,尋找真正的民族藝術,他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藝術長征者”。韓美林曾率工作室20多位青年人,從北京出發,途經太原、洛川、西安、洛陽、禹州、臨沂、常州、蘇州、宜興、上海、杭州、龍泉、景德鎮等幾十個城市,歷時近7個月,沿途采風,韓美林稱其為采風“大篷車”。其實,這樣的采風活動已經持續了20多年。他們每到一地,就幫助那些小廠、窮廠、快倒閉的廠,以及那些沒有設計能力的廠起死回生。他們從不向當地索取路費、報酬,甚至連人家贈送的當地土特產也婉言謝絕。
韓美林說:“我的大篷車之行是文化扶貧、藝術采風,而不是采蜜。我是從民族文化、民間藝術中汲取營養而成長起來的?!痹谒囆g“長征”的路上,當車子駛進偏遠的山區,從未見過汽車的村莊里,一片驚奇。他每每為山區里好奇、膽怯的孩子們落淚,于是,有了延安的“韓美林希望小學”。
深邃韓美林
就著清淡的早餐,韓美林和我們聊起了他五味雜陳的人生?!白^四年牢,離過三次婚?!表n美林直言不諱。才上學的年紀,韓美林的繪畫天賦就已顯露。然而,年幼喪父的他,為了能吃上口飽飯,13歲時就輟學到濟南四里山的“烈士紀念塔籌建處”去當小兵,扛起了比身子還長的槍。
“文革”期間,韓美林曾因莫須有的罪名,被迫入獄4年7個月,妻離子散。
曾經有一次,他被罰跪在地上,他右手上的兩根手筋被生生割斷———這可是他畫畫的右手??!就在他撕心裂肺的疼痛還沒有停止的時候,雙腿又遭木棍痛擊。他的腿當時被打斷,一只腳里面的骨頭碎成四十多塊。
還有一次,在兩個獄警押解他轉獄的途中,當時他已經兩天水米未進,再加上手銬、腳鐐俱在,已累得奄奄一息。那兩個獄警把他銬在街頭的一輛自行車上,自己下飯館吃飯去了。就在韓美林餓得快要暈過去的時候,旁邊圍觀的人群里有一位婦女給自己的小兒子買了幾個包子吃,那個小兒子是一個嘴饞的小孩兒,他把這幾個包子的肉餡吃掉后,把包子皮兒扔到了地上,而這幾塊包子皮恰好在韓美林一只未被銬住的手能夠伸到的地方。于是,他抓起了那地上沾著沙土的包子皮,一口口吞咽下去。韓美林清楚地記著,一共有5塊包子皮。
就是這樣的苦難,韓美林都沒有低頭。
身陷囹圄,他用細心觀察打發時光。從螞蟻搬家、蜘蛛結網到耗子偷食。他不停地畫。沒有筆,用半截的筷子;沒有紙,就在褲子上畫。劃破一塊再貼上一塊,自己的不夠,獄友就扯下布來為他補上。一千九百天,韓美林“褲桌”上的補丁,竟有四百多塊!“痛苦也不錯,沒有痛苦也不覺得什么叫不痛苦。痛苦和幸福不是對立著的兩方面,它的對立方叫不痛苦?!笨嚯y之后,是他淺淺的一笑。
生活是良師。每一次跌宕、每一道坎坷,都錘煉著“人瘦骨硬”的他。
初見韓美林,我們驚詫于他兒童般燦爛的笑顏。慢慢地,我們又為他的雙手所吸引。那是一雙非凡的手,濃縮著他的歷史、他的稟賦、他的氣質,多年來,心靈的“底版”全靠這雙非同一般的、傷痕累累的手“和盤托出”。
在韓美林的文章中,我們看到這樣的句子:“拙也好、樸也好、人不拙、人不樸,也就永遠拙不了、樸不起來。人應該有些童心,特別是畫家,生活中有童心的人學起‘孩兒心’一定能得到收益。假如生活中或是心底里少點童心,那么形式上的學習也只能落個附庸風雅。文如其人,畫亦然?!?br/>
的確,人如畫,畫如人。韓美林個人的人生故事坎坷曲折,足可以寫成一部長篇小說。然而無論何時,我們在韓美林作品中看到的都是樂觀、是進取、是勇氣,是童真、是朝陽、是歡笑,實際上這也正是他人格個性與人生態度的真實寫照。
韓美林說:“生活中有喜、怒、哀、樂,那就選一個樂,樂可解苦。事業上有酸、甜、苦、辣,那就選一個苦,苦中有樂。你知道當一個男子漢是個什么形象嗎?就是那只壓在床下墊著床腿錚錚有神而不死的癩蛤??!”
活力韓美林
年近古稀的韓美林,年輕而活力四射。目光有神,嗓音清脆,神采飛揚間,我們確實很難相信眼前的他年已69。他自豪地說:“到現在,我看報都不用戴眼鏡,再小的字也認得清清楚楚?!?br/>
于是,韓美林當即傳授起了他的“韓式保健法”:第一招:伸懶腰。早上醒來,別急著起床,先雙手抓住床架子伸個懶腰,一個就夠了,兩個算你賺了,三個就相當于健身。懶腰伸完,左右兩邊躺著歇歇,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賴一會兒床。
第二招:通氣。起床前把腿蜷在胸口。人睡了一通宵,肚子里有濁氣,而這個蜷腿具有排放濁氣之功效。
第三招:太極搓。搓臉也有講究,先有規律地搓幾下,然后就是亂搓,不讓皺紋有規律地生長,這樣,留在臉上的就只能是碎紋了。此舉韓美林稱之為“太極搓”。
第四招:梳頭。男人尤其要梳頭,韓美林笑說,為什么男人禿頭的多,女人禿頭少,主要是因為女人梳頭梳得多,當然女人因為兩鬢不太梳,也容易出現白頭發,因此頭也要面面梳到。梳子選桃木最好,排第二位的是牛角梳,最差就是塑料梳子,最好不用。
第五招:搓耳朵。耳朵上有很多穴位,一般人也弄不清具體位置,那就亂搓,搓到耳朵紅彤彤,神清氣爽為止。
第六招:敲骨頭。把手從前面繞著脖子到后頸,用力均勻地敲后頸最突出的骨頭,敲到發麻,每天敲,老了也不會腦子糊涂。
第七招:陰陽調和。就像兩只鴿子耳鬢廝磨,其樂融融。
對話韓美林
解放周末:您曾說過,一個民族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您的作品幾乎都融入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元素??吹贸鰜?,文化問題一直是您的關注。
韓美林:對。作為一名藝術家,心里要有自己的民族,離開了民族精神的土壤,就會失去文化。
你們看我是個美術家吧?可你們知道我是哪個單位的嗎?我是中國作協的。無論工作再忙,我還是堅持每天看四個小時的書,為了讓自己心靈的文化世界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被“沙化”。
可是現在,我們的整個文化環境正在“沙化”。沒有文化的文化是最可怕的,而如今,沒有文化又恰恰是普遍的。為什么這么說,我舉個例子。我們通常用的工具書中,對“狐貍”詞條是這樣解釋的:野獸名,皮毛可做衣物?!袄匣ⅰ保阂矮F名,皮毛可做毯子和椅墊,骨血和內臟都可入藥。
這就是我們用來教書育人的字典對動物的解釋。編字典的人應該都是有文化的人,可是在這些詞條的解釋中,都是在教我們的孩子吃動物、剝動物的皮??戳诉@樣的解釋,我真的是要掉眼淚!
用這樣的字典教育出來的孩子,結果會怎樣?懂一點生物常識的人都知道,老虎不會輕易傷人,很君子的。但坐在書房里的書生們卻教我們的孩子這樣的知識。這是有文化的表現嗎?
解放周末:顯然不是。
韓美林:我們處在21世紀。這個世紀是中國騰飛的世紀。我們經濟的增長超過了人們的想象。但是我們靠什么持續發展?如果沒有先進的文化,我們的發展就會有許多泡沫。造在沙漠上的高樓能長久嗎?
現在是一個什么情形呢?實力增強,而魅力不夠。我們不僅要講經濟的問題,還要講文化的問題。我們要關心的不僅是實力建設,還有魅力建設。
解放周末:一個沒有魅力的民族,是難以長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尤其是年輕人,國家未來的魅力應該體現在他們身上。
韓美林:其實,現在的年輕人都挺可憐的,他們缺乏學習魅力的途徑。許多年輕人的自我、享受、金錢的概念膨脹,而對民族、國家、文化的概念卻越發萎縮,這是對生活的誤讀。得有人給他們更正這樣的思想,得有人教他們怎么做人做出魅力來。這也是我愿意到大學演講的原因??粗@些孩子們,我著急??!可我都快70歲的人了,再著急又能著急幾年呢?
解放周末:為塑造魅力中國,為傳承民族文化,您認為我們大家該怎樣努力呢?
韓美林:我覺得,文化界人士,他們培養學生、他們創作作品,都是在傳播文化,讓人們理解知識和智慧的力量。我用自己的藝術作品,傳達對文化與哲學的思考,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為了保衛、傳承中國的民族文化,我會一直努力下去。
告別在即,韓美林半開玩笑地說,等他臨終的時候要做三件事情:一是把所有的作品贈給國家;二是把錢都捐給那些窮孩子、苦孩子,還有就是再給大家伙講個笑話。
一個收藏起苦難,張揚著快樂的韓美林,這一刻,笑得洪亮而童真。
小小福娃,傾注著韓美林的巨大心血。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